【本報訊】大嶼山北部海域的港珠澳大橋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有漁民投訴橋墩及人工島工程導致嚴重污染,躉船不時傾倒泥沙填海,令魚穫大減五成至八成。本報昨跟隨環團和漁民出海視察大、小磨刀洲及人工島海域,發現多處防沙網出現滲漏,將海水染成泥黃色,漁民見狀大嘆:「本來寧靜地方畀你搞到旺過中環,將現有大自然及海洋生態嚴重破壞。」
防沙網滲漏 趕絕白海豚
本報昨跟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巡視工程一帶海域,發現有十多艘躉船和運沙船往返作業,工程職員乘船駛近表明航線繁忙,要求記者盡快離開。工程範圍雖有防沙網包圍,但防沙網外的海水仍呈泥黃色,明顯出現滲漏問題。漁民李火興一直在當地捕魚,他指填海工程開展後魚穫由10擔劇減至2擔,亦不復見中華白海豚蹤影。
新界漁民聯誼會理事陳美德批評政府假借保育之名禁拖網捕魚,卻又填海破壞海洋生態,「本來寧靜地方畀你搞到旺過中環。」路政署發言人指會定期監察水質及中華白海豚的情況,水質監測數據顯示機場對開水域的水質未有明顯變化。
【蘋果互動】有料放?想收料?入嚟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on.fb.me/14ZZe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