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腸癌病人需接受化療緩解病情,但同時會出現不同副作用,如周邊神經出現病變,手足接觸冰冷物件時會疼痛,嘴唇邊、喉嚨或四肢會有麻痹或如針刺感覺。仁愛堂前年推出針灸紓緩大腸癌化療副作用先導計劃,至今年2月共為31名,屯門醫院大腸癌第三/四期病人進行紓緩治療,結果發現八成針灸逾10次的病人稱,手足麻痹情況有所改善。
改善麻痹刺痛症狀
仁愛堂高級註冊中醫師陳英暉表示,中醫角度化療藥物會損耗人體正氣,令營養不能傳達四肢,導致出現麻痹無力的氣虛表現,針灸則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如末梢神經,改善患者手足麻痹、刺痛等症狀。他表示,曾有患者因手指麻痹,導致被菜刀割至流血也不自知。
有關先導計劃初步發現,22名已接受最少10次針灸的病人中,逾80%人認為針灸有助改善手足麻痹,同一批病人再有5人進行多10次鞏固療程,效用更見顯著。2010年發現患上第三期大腸癌的陳女士,化療後左手肩臂疼痛麻痹、嘴唇麻木,聽力也變差。她指,當時手部麻痹連拿在手裏的湯匙、筷子,掉在地上也不自知;針灸過後,手足麻痹明顯改善,嘴麻消失,更可拿針線縫衣服。
為進一步研究中醫針灸對紓緩大腸癌化療患者的療效,仁愛堂將於明年1月開展第二期計劃,預計15名病人受惠。
【蘋果互動】有料放?想收料?入嚟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on.fb.me/14ZZe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