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成長路:<br>輕鬆做物理治療

青葱成長路:
輕鬆做物理治療

本港約有5至8%兒童患有「發展性協調障礙」,又稱「動作協調障礙」。一般要到小學階段症狀才會較明顯,很多家長未必注意,故應在子女約6歲時帶他們接受評估,確定子女失調的原因,安排合適物理治療訓練,以免影響日常生活和學習。

體感遊戲訓練協調

患有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的智商與普通兒童相若,但在動作、學習、書寫、自理及處理日常生活細節時卻會出現混亂情況。例如「論論盡盡」、左右不分、無緣無故跌倒、撞到枱椅等。學習新技能時,如跳繩、游泳、打籃球或踏單車等,總是學來學去也不會;在其幼兒時,也較遲學懂爬行或步行,上落樓梯也較別人慢。
近年,我們積極開發電子教學媒體,應用範圍有語言、書寫、認字,至最近的物理治療訓練。傳統的物理治療多以重複性動作為主要訓練模式,小朋友未必感到有趣。我們的物理治療師最近開發了一項「體感遊戲」應用程式,讓兒童就算在家中也可以練習。體感遊戲是一種知覺動作協調訓練軟件,利用虛擬環境的體感遊戲幫助有動作協調困難的兒童,協助他們改善肢體動作、提升平衡力及手眼協調。
通過互動遊戲,兒童會化身遊戲中的主角如長頸鹿、猩猩、獅子等動物在相應情境中,進行手眼協調、互動模仿、動作計劃等訓練。有家長告訴我,通過體感遊戲,其兒子在不知不覺中做了物理治療,加上有聲效和生動的畫面配合,兒子的手眼協調能力進步得很快,字體改善了不少。善用電子教學,確實為有特殊需要兒童的學習增加不少方便,我們將在本月下旬舉辦研討會,介紹上述的多個免費教學應用程式,歡迎有興趣電子教學的家長參加。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