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發力、破港績<br>嘉駿勢圓教師夢

落後、發力、破港績
嘉駿勢圓教師夢

【本周熱話】每年開學日,新紮教師踏入校園前,總會提醒自己要打好份工;殊不知殺校,加上近期更爆出通識科教師人手過剩,壞消息接二連三,但依然有人敢追夢,這人名叫陳嘉駿。他是教育學院二年級生,也是香港田徑好手,上月在台北連破男子400米和4x400米接力港績。紀錄,他視為一種見工優勢:「見工嗰陣,校長如果問起,我會講破過香港紀錄,起碼多少少印象分。」記者/攝影:林湛穎

香港人一生都聯繫上多組數字,以嘉駿為例,47和46是他的黃金組合,上月底在中華台北國際田徑錦標賽400米跑出47秒46,打破塵封近6年的香港紀錄,足足快舊紀錄0.39秒,然後再在4x400米接力,負起最後一棒重任,跑出3分15秒31再破港績。連下兩城,會考得12分的無名小子不再寂寂無聞:「當年會考科科合格,但只係有C、D、E,不過都冇改變我做教師嘅目標,於是去讀副學士,之後升上教院。」

比賽經驗成優勢

通識科納入新高中課程必修科,卻爆出通識教師過剩,主修通識的準教師難覓教職。還有兩年就考獲「沙紙」,主修體育的他很有自信,無懼畢業等於失業,「主修體育副修數學,我覺得好吃香,好多現職老師透過在職培訓,可以教埋通職,但體育同數學都唔得。如果見工被問起,我會講破香港紀錄,或者會畀到信心,校長會放心畀我教學生田徑。」
香港人常道:「要贏在起跑線上」。嘉駿在田徑場上起步比人遲,直至讀初中時才認真練習,算是後上發力反先,替他由輸變贏的兩位恩師分別是歐陽家駒和潘健侶,殘奧5金得主蘇樺偉也是二人門生。嘉駿亦從恩師身上得到啟發,「以前性格我行我素,唔會理人,直至入咗心誠(嘉駿曾就讀的中學),跟佢哋練之後想要有成績就知要聽話。今次跑到47秒46,歐陽sir已經要求下次跑46秒內,進步冇得停。」
離畢業剩下兩年,眼前除了學業,還有10月的東亞運、明年的仁川亞運,甚至是2016年的巴西奧運。當嘉駿實現教師夢,他跟學生分享的是田徑場上的經歷和所賺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