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資訊發達,拿起一部手機,即使不發一言,已經可以跟世界各地的親朋好友聯繫,得知國際大小時事趣聞。我的朋友,公司要他記錄上班時間幾乎要告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不過,卻無時無刻在所到之處乖乖用手機「打咭」。以往吃飯女士優先,現在男男女女也要讓開,因為先吃的是手機。無論吃的是山珍海錯,抑或鹹魚白菜,統統先拍張照片上傳到社交網站。有人甚至會購買微博粉絲,塑造一個受百萬人關注的明星夢。
美國人最重視夢,情報機關大規模監聽公眾通訊,也是為了國民的心理健康。畢竟互聯網普及之後,大家都可以上載文字、圖片、聲音、影像,世界訊息氾濫,監聽秘密的人洩密,太陽之下理應不會再有秘密了。
每年在意大利皮埃蒙特(Piemonte)參加Nebbiolo Prima新釀試酒會的期間,我卻有另一種體會。雖然有關葡萄酒的叢書多得令人消化不良,專門雜誌、網站、博客更是天文數字,但並不代表每一個產酒區或每一款葡萄酒均獲得相同的曝光機會。正如我在唱片公司工作的日子,自命有遠見的人都說互聯網會跨過唱片公司,成為獨立音樂人讓世界認識的免費平台。二十年來,你又有看過幾多位從互聯網冒出頭來的獨立音樂人?
媒介多了,訊息多了,原來我們能夠接收的卻沒有增加。例如提到皮埃蒙特的葡萄酒,大家仍然只知道Barolo。只怪「酒中之王,王者之酒」這個大名太過響亮,本來鄰村釀造的Barbaresco艷麗性感,也只可以稱為「酒后」,暗示只可以站在Barolo後面。Gaja貴為Barbaresco明星酒莊,花財花力去建立Barbaresco的國際地位,到頭來,寧願將三款單一葡萄園Barbaresco由DOCG自行降級成為Langhe Nebbiolo DOC,索性放棄跟深入民心的酒王一較長短。
醞釀20個月的Roero
一山已藏不了二虎,如果是小三,命運當然更淒涼了。在Langhe山頭,Roero便是這位不幸的小三。
皮埃蒙特是意大利取得最多DOCG的產酒區,合共16個,更不設IGT,換句話說,是一個比拼酒質的終極擂台。這產酒區佔地不少,除了西面的都靈被開發成生產汽車的重鎮,其餘幾乎都被葡萄園覆蓋,尤其是南面,更是主要生產葡萄酒的地方。皮埃蒙特分成八個省,位處最南的一個叫Cuneo,當地人稱東部的山頭為Langhe(讀音:lan-gay),Barolo及Barbaresco均是誕於這個山頭,被視為皮埃蒙特最優質的葡萄寶地。不過,除了兩頭老虎,Langhe還有Roero這條盛產葡萄酒的村莊,位處Barolo及Barbaresco的北面,三條村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品」字。
Barolo及Barbaresco是以100%皮埃蒙特獨門葡萄Nebbiolo釀成的,唯一分別是風土氣候不同,所以Barbaresco風格比較溫柔,法例規定的醞釀期及木桶熟成期較短,以免掩蓋她迷人的玫瑰花瓣及櫻桃氣息。遙遙望着酒王酒后的小三Roero,2004年晉升DOCG,也是以Nebbiolo為釀製紅酒的主要葡萄品種。從前Roero紅酒必須加2%至5%的Arneis白葡萄,取其酸度,幫補一下陳年能力。現在已經修例,不可再加白葡萄,亦可最多用上100% Nebbiolo,務求與Barolo及Barbaresco看齊。
Arneis是Roero另一個撒手鐧。Barolo及Barbaresco幾乎將全部心血放在紅酒,Roero卻得天獨厚,可以憑Arneis葡萄打造出陳年能力驚人的白酒,別無分號。Roero Arneis隸屬Roero DOCG,儘管是白酒,但釀造要求比紅酒更高。Roero紅酒需要經過20個月釀造,其中最少六個月的木桶熟成,Roero Arneis的釀造期則要32個月!酒后Barbaresco的釀造期,也不過26個月而已。可想而知,Arneis是Roero酒莊最大殺傷力的秘密武器。
860歲特色古堡
今年在Nebbiolo Prima新釀試酒會期間,Roero區的22家酒莊,特別在村內山頂的Castello di Monteu Roero舉行獨立試酒會,目的非常明顯,是不想被酒王酒后的風頭蓋過,況且,Nebbiolo Prima展示的只是紅酒,Roero當家作主的時候,便可以同時拿出Arneis白酒絕活,強調Roero的左右逢源。
Castello di Monteu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築,原本的興建年份已經無從稽考,最早文獻提到的是1152年,即是說最少已經超過860歲。十三世紀的時候,古堡被當時的大富人家Roero收購修葺,把姓氏加入,成為了Castello di Monteu Roero。附近一帶亦開始被稱為Roero。1887年,地震嚴重破壞了古堡,但仍能保存着部份十三世紀的建築特色及十七世紀的壁畫真迹。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品嚐Roero的紅酒白酒,我才明白三國鼎立不一定是惡性競爭,每條村莊各具歷史,各有文化,不能說孰優孰劣,只可形容各有特色。
相比Barbaresco,Roero的紅酒更輕盈清新。不是每位消費者都懂Barolo或Barbaresco的心,未必有足夠耐性等待她完全成熟才開瓶。Roero為Nebbiolo的嚴肅性格添了一襲平易近人的潮流外衣。Arneis白酒更是焦點所在。Cornarea酒莊拿出一瓶1983年的Arneis,剛剛三十歲,比大部份紅酒更長壽,儘管有點過度氧化,但仍存絲絲酸度。
事實上,每年去到Langhe,我必定騰出時間去訪Roero的酒莊,雖然我的心始終留在王與后那裏,但如果不也給Roero一點機會,是非常不公平的。人家明明中門大開,總不能把她當作不能說的秘密。其中我最情迷的一家,是同樣位於Monteu Roero的Negro Angelo e Figli酒莊,旗下產品包括紅酒、白酒、氣泡酒半發酵甜酒和貴腐霉甜酒。
酒莊以家庭式經營,Negro家族在1670年已經開始種植葡萄樹,累積至今,坐擁60公頃葡萄園。現任莊主Giovanni Negro充滿凝聚力,三子一女全部協助父親經營,令人感覺到難以言喻的溫暖。去年我在Roero拜訪Cascina Ca'Rossa,Giovanni的媳婦專誠跑過來義務擔當繙譯,教我非常感動。現在Negro Angelo e Figli已經出現第三代,Giovanni的小孫女活潑可愛有如洋娃娃,成為了酒莊的最佳品牌大使。
新一代是Roero的未來,產酒區的歷史、葡萄酒的秘密,要靠他們向世界洩露。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