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取勝:中航工業起碼值$0.77 - 陳承龍

實力取勝:中航工業起碼值$0.77 - 陳承龍

小弟從不否認自己係金魚缸中活躍份子,日中聽埋唔少tips,上星期同《蘋果》戰友唐牛、祝文韜閒聊,結論係「自我研發」嘅股票仲升得多!好似上周介紹嘅瀋陽公用(747),周一最高見過0.97元,短短幾日已累升44%。
其實買佢都係等注資,講開注資概念,又俾小弟搵到隻老牌紅籌中航工業(232),趁未開車可趁低吸納,目標價睇同系中航科工(2357)PB水平,即0.77元,潛在升幅超過一倍。
中航工業母公司係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董事長林左鳴之前出席十八大時講過,集團會將資產推向證券市場,考慮將更多同航天相關嘅A股子公司注入中航科工,非航空業務就整合注入中航工業。睇番中航工業最近出售從事航舶、航空航天遙感影像數據處理嘅「天下圖」,應該「好事近」──此舉無非係要將航天相關業務剝離,跟住啟動注資工作,注入非航空業務。

母公司注資好事近

翻查佢母公司之前嘅發債文件,發現中航集團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3,00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3.9%;利潤132億元,增6%;資產總額達5,661億元。按去年總收入3,006億元計,非航空產業收入約1,800億元,佔59.88%,即係話非航空產業收入同資產,較航空相關業務資產大。
照咁睇,中航工業估值應該可以高過中航科工,但𠵱家中航科工trade緊1.8倍PB,至於中航工業就係0.91倍,如果照計數,淨係追番中航科工個估值,中航工業起碼睇0.77港元。
再睇番母公司嘅資產結構,目前可注入中航工業嘅非航空資產多到不得了,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酒店管理、貿易百貨、資源開發以及地產等多方面,全部係𠵱家市場最熱門,另母公司嘅汽車傳動系統市佔率世界第三,鋰電池核心技術國際領先,加埋晒,非航空產業年收入突破1,800億元。嘩!𠵱家中航工業先得17億幾港元市值,真係求其注一嚿入中航工業都不得了。

陳承龍

本欄逢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