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股都插水 好友亂陣腳<br>股民心慌 寧吼iBond

公用股都插水 好友亂陣腳
股民心慌 寧吼iBond

【本報訊】散戶心慌慌,寧願買iBond。恒生指數周二創出今年新低,好友再一次中伏,本報調查發現,有近半投資者認為,現階段最佳投資竟為通脹掛鈎債券(iBond),比例遠超股票及樓市。專家認為,iBond每人抽中金額少,上市首日買入的值博率亦不高,意味散戶賺幅有限,故不贊同iBond投資價值較股票高的說法。
記者:林 靜

第三批100億元iBond(4218)今日截止認購,本報周二進行電話調查(見圖),成功訪問136名年滿18歲的股民,發現有49.3%受訪人士認為,現階段最佳投資為iBond,較選擇港股的31.6%,多出接近18個百分點,選擇本港樓市的則只有19.1%。與此同時,散戶明顯被近日跌市打亂陣腳,高達75%表示看不通後市,維持牛市及步入熊市則分別佔10.3%及14.7%,因此,最近一周保持倉位不變的比例,高達77.9%,增持及減持僅佔6.6%及15.4%。
事實上,俗稱港股恐慌指數的恒指波幅指數(VHSI)上周一度升抵19.38的近三季以來最高水平,反映市場在港股上月底至今累積超過9%的跌幅後,已經漸漸出現恐慌情緒,估計亦為iBond在是次調查中突圍的原因。獨立股評人陳永陸指出,調查結果反映「大家俾股票嚇驚咗」,目前連公用股等收息資產均見沽壓,資金傾向避險實無可厚非。

恒指周二創今年低位,不少散戶被嚇怕,現時唯有靜觀大市去向。 梁志永攝

陳永陸:回報難勝炒股

不過,陳永陸認為,即使港股短線會繼續尋底,但卻不認同持續棄股買iBond的做法,因為目前每人中籤手數或不足兩手,「講緊用兩萬蚊賺一千幾百,同買股票冇得比」。他同時不贊成散戶首日追買iBond,因倘價格上升5%後,扣除成本每年息率亦只有約2厘回報,並不化算,「你唔第一日沽,都唔好第一日買,除非係大手掃100萬股、揸足三年嚟收息啦」。
大市方面,恒指周二收報21354點,創今年新低,中港股市昨休市,亞洲股市則未止跌,日股及韓股分別跌0.2%及0.6%。美股周二挫逾百點後,昨晚開市初段造好,截至昨晚10時,在新加坡交易的黑期無大變化,但仍較恒指低約170點。
值得留意的是,A股今日在端午節假期後復市,在經濟數據呈弱勢下,沽壓難免,加上港滙呈弱等因素,勢拖着港股後腿(詳見另文)。

基金揸三成現金避風頭

基金持續套現揸現金避風頭,傲揚集團投資總監尹滿華表示,旗下基金現金水平已大增至三成,雖然中長線仍看好大市表現,但短線估計仍要進一步調整,基金目前正靜待利好消息出台,才會大舉買貨。

股民心聲

走唔切貨

蘇先生(散戶):
「恒指過去真係一浪低過一浪,今次我手頭啲貨都走唔切,不過市升市跌都係咁玩,冇話應該幾時先係時機沽出,心足就可以。」

暫不入市

陳先生(經紀):
「做了五十幾年經紀,但就從不沾手股票,𠵱家叫啲客暫時唔好入貨,等到7至9月成交回升到800至900億先入都未遲!」

莊家主導

葉先生(散戶):
「𠵱家個市就好似買大細咁,烏煙瘴氣,呢排就係咁開細,業績好又跌,業績唔好都跌,其實都係莊家話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