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陝西地方債轉差

雲南陝西地方債轉差

【本報訊】中國審計署日前公佈,去年36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逾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對上一年增多了4,409億元,不過,審計結果令人不安者的是,17省市的土地出現資不抵債狀態。
今次審計署審計的36個地方政府名單,包括廣東省、河北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雲南省、陝西省等。本報透過查看個別省份網址,希望獲得其財政狀況。結果發現雲南省與陝西省的財政正在變差。

雲南土地收入大減30%

雲南省政府旗下的地方融資平台雲南省投資控股集團於2012年財政狀況有所惡化。集團去年的流動負債較2011年上升59.4%至246.1億元;由於流動資產同期增長只有33.5%至221.1億元,結果集團由流動淨資產變為流動淨負債25億元。至於總負債資產比率為69.4%,總負債為519.8億元。
雲南省政府來自土地收益仍佔很重要比重。雖然去年中央繼續對房地產進行宏觀調控,令雲南省政府來自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則減少29.8%至628.03億元,不過仍然是當地政府繼稅收後重要收入來源,去年雲南政府稅務收入1,338億元。
同樣,陝西省政府的地方融資平台陝西省交通建設集團於2012年的財政狀況也在惡化。該集團去年的流動負債增加19.2%至256.8億元,然而流動資產卻在減少33.7%至98.89億元,結果淨流動負債進一步擴大至157.9億元。而集團總負債資產比率則為68%,總負債金額1,262.3億元。

地方政府錢照借數照拖

陝西省政府2012年度來自國有土地收益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共414.67億元,亦是緊次於政府來自稅務收入1,600.69億元的另一大地方收入。
部份地方政府不理監管機構不斷呼籲要管好地方融資平台的風險,為了自身政績或利益也好,一於錢照借,數照拖,此態度已令官報《人民日報》批評地方政府4萬億元債務,「只鋪攤子不管還」。但在利益掛帥前提下,部份地方政府已變成諸侯,自把自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