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公司基建融資添4,610億

信託公司基建融資添4,610億

【本報訊】正如中國審計署所言,地方政府早以信託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和發行理財產品等方式取得新融資,看來中央要化解地方融資平台(下稱地方債)談何容易﹗
據中國信託業協會(China Trustee Association)公佈的資料顯示,2013年首三個月信託公司為包括基建在內的基礎設施項目,提供4,61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新融資,比之前六個月的總和還要多。2012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信託公司為基礎設施項目總計提供人民幣4,583億元的新融資。

借城鎮化繼續融資

去年12月底,中國財政部出台明確規定,禁止某些地方政府一直以來所採取從信託公司、租賃公司和融資公司等方式籌資。不過,2013年首三個月,信託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增加1.23萬億元,其中約有37%的資金投向基礎設施,比例高於上個季度的22.5%。信託公司提供的貸款資金大部份進入了地方政府支援的投資平台。
儘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4月份召開的國務院會議上將防範地方政府債務上升風險列為一項重要經濟工作。一周後,中銀監主席尚福林警示稱,地方政府無力償還債務可能導致銀行業不良貸款上升。不過,信託不斷壯大,一方面緣於信託的投資回報一般在10%或以上,極具吸引。
另一方面,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央政府透露的資訊卻存在矛盾之處。中央雖然明確表示對信貸風險感到擔憂,但李克強也指出城鎮化是推動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此言令地方政府續借城鎮化之名繼續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