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至上】
前晚在筲箕灣避風塘,記者坐上了「開心飛魚」龍舟,曾代表香港參加亞運及國際龍舟賽事的莫海鵬,與隊員雄糾糾地數着「1、2、3、4」,全隊人大汗淋漓隨着節奏一下一下划動船槳,鬥志高昂。記者見龍舟上擺滿助浮衣。莫說,他們是安全的龍舟隊,船頭裝設一盞高3至5呎的大白燈示警,隊員必須懂100米游泳,船上亦備有助浮衣以防萬一。
堅持每周練習
36歲的莫海鵬在特殊教育幼兒中心任職,2008年至2011年多次以香港龍舟隊代表身份出賽,他覺得龍舟運動講求合作精神及能夠訓練全身肌肉,一直深深愛上。即使他現已退役,仍堅持扒龍舟,並加入筲箕灣避風塘的飛魚龍舟體育會,20多名隊員堅持每周三晚上練習龍舟,多年來從未試過「翻艇」。他說多年來均選擇在無船行駛的避風塘練習,確保安全。若遇上黃雨及颱風,或能見度低就取消練習。
他坦言,扒龍舟需要體力極大,故他和隊員必須經常健身、跑步等,確保能長時間揮槳撥水,令龍舟火速而行。不過,他慨嘆港府對龍舟運動的資助及關注太少,即使他們出賽用的槳,都需自掏腰包,單是一支碳纖維船槳也需1,700多元。
《蘋果》記者
【蘋果動新聞】Android App 修正版上架
回應讀者要求,Android App修正版改善記憶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顯示模式,即刻去Play Store下載啦!↓↓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