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好像已經不是紀念屈原的節日,而變成了吃糭和龍舟競賽的日子。其實沒力氣去扒龍舟,還可以動手包個特「色」糭吧,中日泰韓,七彩繽紛,這樣會更投入端午節的氣氛呢!
記者:阮芷慧
攝影:蔡家輝
示範:CC(左) & Vito Chan
凌瓏菲(CC)
nowTV《煮角》主持,着重食物調味,被封為「香料小天后」。現拜名廚張錦祥(Ricky)為師,未來目標是開設私房菜館。
Vito Chan
Ted's Lookout總廚,曾任職於Melbourne的One Hat Restaurant和Amber等。
傳統中式糭,相信大家都吃過,今次我們多點變化,選用不同國家的米配合其特色食材,做別具地方風味的糭。不同的米都有不同的質地和口感,像是中國的糯米就比較香糯黏滑;而泰國的糯米則較有嚼口,就看看你喜歡那一種吧!
端午節當日,各地都有不同的活動,香港當然是龍舟競技、游個端午水和吃糭。而內地的端午節活動,大多跟香港一樣,傳統的家庭喜歡自己在家親手包糭,北方的多包有紅棗;而南方的則用五花腩肉、金華火腿和鹹蛋黃等多種餡料。至於台灣的端午節,除了吃糭和扒龍舟外,還有飲午時水、沐午時浴和午時立蛋的習俗,皆因台灣習俗認為端午節當日正午是全年陽氣最旺盛的時刻,在這刻飲水沐浴都有強身健體的功效,如果能在午時起把雞蛋垂直立起,更會帶來好運呢!日本的端午節比較特別,不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而是在新曆的。這天亦是日本的男兒節,會在家門掛上鯉魚旗、吃糭和柏餅,以祝福男孩們健康成長。
你想好今年怎樣過端午節了嗎?與其看人家賽龍舟,吃現成的糭子,不如也參與一下,包隻自家糭,紅綠紫黃橙白黑,隨你喜歡,更投入地過一個充滿個人特色又夠晒繽紛的端午節吧!
紅:日式綠茶糭
這個甜糭的材料和做法都十分簡單,用現成的紅豆蓉來做餡料,不用再花時間煲紅豆。建議用濃一點的綠茶粉,那種香醇的澀味配合紅豆的甜,味道非常夾。
日本珍珠米
米身短小,粒粒分明,有咬口。
時間:1時50分鐘(不計浸糭葉及浸米時間) 難度:★★★ 份量:2人
材料:
日本珍珠米250克、日本罐頭紅豆蓉60克、綠茶粉2克、糭葉/鹹水草各適量
做法:
1. 將糭葉浸水1小時;珍珠米浸2小時後洗淨,加綠茶粉拌勻。
2. 叠起2塊糭葉,把2湯匙米平放在糭葉上,再放上紅豆蓉,然後再鋪上2湯匙米。
3. 把糭葉上下向中間接起,左右兩邊向內接,加多一塊糭葉,捲成長條形,用鹹水草紮好。
4. 放入水中烚1.5小時。
紫:中式五穀甜糭
五穀加上中國糯米和紫心番薯,六種不同口感的食材,令包出來的糭變得特別有嚼口。
中國糯米
米身尖長,粒粒飽滿,香糯黏滑。
時間:1時50分鐘(不計浸材料時間) 難度:★★★ 份量:2人
材料:
五穀(黑豆、綠豆、粟米、小麥及花生)共200克、中國糯米200克、紫心番薯(切粒)80克、糖15克、糭葉/鹹水草各適量
做法:
1. 將糯米、糭葉和鹹水草浸水4小時;洗淨五穀,浸1小時。
2. 紫心蕃薯切粒。
3. 將糯米、五穀、紫心番薯及糖拌勻。
4. 取2塊糭葉,接成圓錐形放在手心,加入5湯匙(3),壓實。
5. 將上端多餘的糭葉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揑出尖角,再用糭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糭子,不要留有縫隙。
6. 用鹹水草環繞糭子四面數圈,將糭子緊緊裹住,並在糭腰處紮緊打結。
7. 放入水中烚1.5小時即可。
橙:泰式冬蔭功豬頸肉糭
取冬蔭功的湯料炒香變成醃料,和豬頸肉一起包入糭,這個肉糭充滿泰國風味;加上特別在用蕉葉來包,比傳統的糭葉更清香。不過蕉葉比較易裂開,包的時候要溫柔一點。
泰國糯米
米身尖長,糯性高,有嚼口。
時間:2時30分鐘(不計浸米時間) 難度:★★★ 份量:2人
材料:
豬頸肉60克、泰國糯米(浸4小時)200克、香茅(切碎)/乾葱(切片)/蝦米(浸軟)各20克、南薑(切片)12克、魚露2毫升、辣椒(切碎)6隻、鹽/油/水各少許、蕉葉數片
做法:
1. 燒熱油鑊,將香茅、乾葱、南薑和辣椒炒香,加入魚露。
2. 把炒香了的材料放入攪拌機,加水攪成醃料。
3. 醃料拌入豬頸肉,加鹽,醃半小時。
4. 泰國糯米加鹽和蝦米拌勻,放在已剪成鵝蛋形的蕉葉光面部份上,放上豬頸肉,再加一層米。
5. 把上下蕉葉摺好,揑緊,再把兩邊葉向內推,封口,釘上釘書釘。
6. 放入鍋內隔水蒸2小時即可。
金:韓國人參雞糭
韓國人參味道甘甜,加入紅棗和栗子可中和人參的甘味,用雞肉做餡比起一般的豬腩肉更健康。
韓國糯米
米身短,口感軟熟,黏性高。
時間:2時30分鐘(不計浸材料時間) 難度:★★★ 份量:2人
材料:
人參(切片)15克、雞髀肉(切件)60克、韓國糯米200克、紅棗(切條)20克、栗子(切片)30克、糭葉/鹹水草/鹽各適量
做法:
1. 將糯米浸4小時、糭葉浸水1小時。
2. 糯米加鹽拌勻,雞髀肉用鹽醃1小時。
3. 取2塊糭葉,接成圓錐形放在手心,加入2湯匙米,壓實。
4. 放入人參、紅棗、栗子及雞件,再加入2湯匙米,用手將糯米壓實。
5. 將上端多餘的糭葉折回蓋住上面的糯米,用手揑出尖角,再用糭葉的尾部用力包裹好糭子,不要留有縫隙。
6. 用鹹水草環繞糭子四面數圈,將糭子緊緊裹住,並在糭腰處紮緊打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