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上任後,推出「安倍經濟學」相關政策,市場稱為「安倍三支箭」。第一箭是量寬政策,增加買國債量一倍,旨在推低長期利率與推高通脹預期;第二箭是財政政策,2月份日本推出10萬億緊急刺激方案,隨後通過92.6萬億預算案;第三箭是各項市場與經濟架構改革,將於本月18日G8會議前公佈詳情。
早於去年11月,安倍競選時已喊2%通脹目標,冀推動企業與民眾「先使未來錢」,一下子將日本從螺旋式通縮中拉出來。安倍當選後,即挾高達76%的支持率,使日本央行加快印鈔,加上環球避險情緒降溫,令日圓急速轉弱,日本企業因滙兌盈利上升,去年第四季與今年首季業績大升,日股受外資追捧,日經平均數半年內升77%至最高15,942點。
上月23日,日本10年期國債殖利率快速上升至1厘,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殖利率上升是經濟復蘇的必然結果,此說法被視為對量寬缺乏决心,日股單日回調7.3%,引發連鎖性獲利回吐,至今日經平均數已累積下跌14.7%,美元兌日圓回調至100附近。
2005年9月,日本公佈當年8月份東京地價出現13年來第一次上漲,當時市場憧憬日本快會脫離通縮,日經平均數升穿12,500點後,直上至2007年7月高位的18,300點,升幅達46%。過去半年日股上升,靠的是日圓回調至較合理水平,經濟增長預期並未大幅反映於價內。若安倍真的箭無虛發,第三箭的改革將提振內需,會是日股再升的基礎。安倍將會提出的改革將覆蓋加速進入泛太平洋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勞工架構(婦女就業與移民政策)、農業自動化(補助)、企業管治(上市公司董事會架構)、中小企法制改革、稅制改革(包括科研、機械及增薪的免稅補貼,已在3月底於國會通過)、去監管化(能源市場、金融市場)與教育改革等。
安倍若要成功提升通脹期望,必須要有相應上升的薪金水平支持,本年2月份,安倍已向所有公司發出加薪呼籲,頗受支持,今年日本企業獎金從去年的下跌3.7%上調至增加2.7%,反映日本企業對前景看好,明年調高薪金機會高。
九十年代的資產泡沫爆破以後,日本人的冒險精神跌至谷底。在過去25年間,日本金融機構對日股投資的市場佔比從45%下跌至30%以下,日本個人對日股投資的市場佔比則維持於20%左右。據日本央行報告,日本個人在股市投資只佔個人資產的6%,遠低於美國的33%與歐洲的15%。日本保險協會的研究則指出,一個年屆退休年齡的日本人的家庭,現有平均資產2,100萬左右,卻需要5,400萬日圓安享晚年。若通脹上升,只有股票或垃圾債投資可保足夠回報。日經平均數現水平的預期市盈率為18.5倍,而市漲率則仍在偏低的一倍左右,並不顯示市值過高,日股仍可選舉性吸納。
王良享
星展銀行(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及投資顧問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