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一個住宅單位,裏面有六女一男正圍在一張正方形的枱,認真地玩橋牌。他們都非等閒之輩,不是公司高層就是專業人士,領軍的單偉彪是惠記集團(610)副主席、利基控股(240)主席及路勁基建(1098)執行董事。這種連股神畢菲特都沉迷的遊戲是由十八世紀英國貴族的啤牌遊戲──惠斯特牌(Whist)演變出來的,金管局兩任總裁任志剛及陳德霖都是資深的玩家。橋牌名副其實是聰明人的遊戲。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股神畢菲特熱衷玩橋牌,與九十年代橋牌世界冠軍Sharon Osberg是多年拍檔,畢菲特曾說:「橋牌是訓練頭腦最好的活動,大約每十分鐘就出現新局面。在投資市場,你不是按市場來作決定,是用理性分析……橋牌全是贏輸的推測,每秒鐘也需要計數」。
橋牌過程中的千變萬化令兩代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及陳德霖,及以34歲之齡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的袁天凡都極沉迷。單偉彪是香港橋牌協會會長,為了今個月在香港舉行的第49屆亞太橋牌聯會錦標賽,他率領六個資深的橋牌玩家組成一隊女子組,由他當隊長。這幾個月經常聚在一起,就是為了進行特訓,加強默契,增加勝出機會。
考試前通宵玩牌
在特訓時,單偉彪着其中四位叫牌,其餘兩位在旁觀察,完成叫牌後,莊家到隊友身後看如何進行每一局,他就接替莊家位置出牌。雖然是練習,他們每個人均表現認真,全程屏息靜氣。單偉彪依足國際賽規例,隊員叫牌時不能發聲,完成一局後,每個隊員要各自記錄所得分數,再進行賽後檢討,分析如何出牌可獲更高分。
單偉彪是橋牌高手,參與國際賽事的經驗豐富,1967年,還是九龍華仁中二生時,已開始參加學校的橋牌學會,升讀香港大學後,就加入香港大學橋牌會,「當時非常沉迷,試過整夜玩橋牌,第二朝早就去考試」。1975年,剛大學畢業,單偉彪與香港華仁畢業的拍檔周少平,代表香港參加亞太區橋牌比賽,首次參與國際賽已奪得冠軍。40多年來,經常代表香港參加不同的國際比賽,如橋牌界最高殊榮百慕達盃(Bermuda Bowl)、世界智力運動會及亞太橋牌聯賽等。「一次比賽有十多日賽事,其中一局勝過世界級高手並不出奇,但整個比賽成績還是未足夠於世界大賽中奪獎」。
憑記憶記下牌局
不過,在亞洲區及香港本土賽事,單偉彪就經常獲獎,獎盃放滿整個辦公室,他心痛地說:「每次搬寫字樓也掉失一些,75年第一個亞太區橋牌冠軍的獎盃也遺失了」。所以每個隊員都對單偉彪絕對服從,隊員稱他為大師。每次特訓時見他毋須作任何筆錄,但可以憑記憶將十多局的橋牌局詳細地寫在電郵,發給隊員作賽後檢討,大家對於他驚人的記憶力都感到佩服。
橋牌最讓單偉彪着迷的,並不是比賽過程,而是賽後檢討,「每次比賽後,都會印出各組的牌,可以看到其他人如何出奇制勝。幾個朋友一齊傾,對勝出的會炫耀一番,有時在餐廳大家會得意忘形到跟侍應說『4 spades』(橋牌術語)」。
香港橋牌協會早在1951年,由多個中外俱樂部成員組成,包括西洋會所、猶太俱樂部、紀利華木球會、五陵會及香港大學校友會等,其中代表猶太俱樂部的Victor Zirinsky是當時的以色列駐港領事。單偉彪在九十年代初開始成為香港橋牌協會主席,2000年因公司惹上沙田愉翠苑短樁事件而停做數年,其後再做主席至現在,亞洲電影大亨鄒文懷是香港橋牌協會的終身會員。沒有大型比賽的日子,會員在尖沙嘴北京道海員俱樂部借用場地進行每星期兩次的練習,經費來自300個會員的會費,非常緊絀。「每次要搞大型活動,就搵贊助,朋友及生意夥伴全部幫了橋牌協會不少」。單偉彪最苦惱橋牌這個最好的腦筋訓練遊戲,沒有在香港成氣候。
第49屆亞太橋牌聯會錦標賽
日期:6月7日至6月16日
地點:富豪香港酒店
參加國家或地區:澳洲、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印尼、日本、南韓、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
網址: http://www.hkcba.org/apbf/2013/
中外領導人皆愛橋牌
橋牌是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及戴卓爾夫人、美國前總統艾森豪,還有印度聖雄甘地、微軟創辦人蓋茨及股神畢菲特等名人的共同興趣。前身是十八世紀時,於英國貴族流行的啤牌遊戲──惠斯特牌,玩法簡單,四人對打,每局每人有13張牌,每次每人出一張牌,牌大者獲下次出牌權,贏得最多為勝出者。至十九世紀末,惠斯特牌在土耳其漸變成橋牌,加入了雙倍及多倍等條款。1925年,美國人Harold Vanderbilt在芬蘭號郵輪上發明了合約橋牌,增加叫牌制度,每局要估計自己最少勝出多少回合。1929年美國人Ely Culbertson創立世界首本橋牌雜誌《The Bridge World》,令這個考驗智慧與運氣的合約橋牌的規則更為完整,並且越來越受歡迎。
今屆亞太橋牌聯會錦標賽香港女子組代表成員
合約橋牌(Contract Bridge)玩法
1.有四個玩家,分為東家、南家、西家及北家;南、北為一組,東、西是另一組。
2.如果沒有花色被指定為王牌,葵花是最大的花色,然後是紅心、階磚,最細是梅花。
3.A最大,接着是K、Q、J、10等,最小是2。
4.每局每人各得13張牌,然後每局進行叫牌跟打牌兩部份。每回合各出一張牌,稱為一墩,每局共有13回合,兩組鬥吃,越多越好。
5.叫牌過程:每個玩家按自己的牌強弱及花色分佈決定是否爭取成為莊家,價高者得直至其他三家都放棄。搶贏合約的一隊,先出最後合約的花色,那人便是莊家,另一隊就是防家。例如最後合約是紅心4,即以紅心為王牌,莊家一隊共要得到10墩牌。
6.打牌過程:莊家與隊友需取得合約所需的墩數,防家則要破壞他們的計劃。
7.每一個回合,第一個出牌者出甚麼花色,其餘三家必須出手上同屬這花色的牌,如果沒有就任出一張。
8.如果有人出王牌,誰的王牌最大,便可吃掉該墩;如果無人出王牌,誰的牌屬於第一張牌的花色,而且數字又是最大的,就可吃掉該墩。
9.吃牌者在下一回合先出牌。
10.當所有牌出掉,這局便完結。如果莊家得到比合約要求所需或更多的墩數,這局便得到正分數;相反,莊家不能完成合約,就獲得負分數。
【蘋果動新聞】Android App 修正版上架
回應讀者要求,Android App修正版改善記憶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顯示模式,即刻去Play Store下載啦!↓↓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