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一個多月前,與時代脫節的老餅還不知道樂壇有隊二人組合叫Milk Carton Kids,如果有人盲摸摸向我推介,一見名字又牛奶又小子的,必定先入為主,認定是針對妹妹仔市場的變種男孩樂隊,不會肯返老還童混在乳臭未乾的小人國分薄國民福利。看《騙地謊言》毫無防備之下聽到,第一個反應是:哎呀,西門和賈芬高幾時錄了這麼一首歌,資深大齡粉絲專愛捐窿捐罅發掘漏網之魚,怎麼從來沒留意過?唱到第二段,分別當然聽出來了,類似《拳師》的大都會新移民調調,比前輩淡一點也甜一點,淪落天涯的姿勢帶着輕微時尚雜誌風味,畢竟今天大蘋果的四十二街較半世紀前光鮮整潔得多,流離浪蕩的小青年縱使三餐不繼,也不會戇直到企圖在那裏乞討慰藉。
散場後馬上衝進唱片店找原聲帶唱片,可是收錄的都是Danny Elfman的音樂片段,牛奶盒小子作品只得《蛇眼》,大拿拿十幾歐元買一首歌實在捨不得,理智戰勝了衝動的感情,打道回府上網搜索,順手起他們底。兩名成員相遇前分頭打拼,無論如何闖不出血路,負負卻幾乎即時得正,二零一一年出版第一張現場錄音唱片用的還是個人名義,同年再出《序曲》才正式打響招牌,《騙地謊言》插曲來自剛剛發行的第三隻碟《灰與泥》,我購買後愛不釋手,下載在耳機天天循環聆聽。吉士雲辛權充音樂媒人早有前科,他的《驕陽似我》讓我認識了Elliott Smith,《隔窗友緣》又把養在夏威夷的Israel Kamakawiwo'ole介紹給全球觀眾,戲裏《彩虹那一頭某處》緊隨《多美妙的世界》,不但聽出耳油而且聽出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