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千方百計穩住自己的位置,最近作出看來無關痛癢,事實上向香港自由派學者開戰的舉動,那就是指派科大商學院的左王院長鄭國漢擔任嶺南大學新校長。
鄭國漢除了是學界主要的梁粉外,鄭國漢的文章經常見諸《文匯報》、《大公報》等親共報章,觀點相當之「左」,他在廣管局擔任委員時,對香港多宗挑戰新聞自由的事件視若無睹,因此,大家可以預期未來嶺南大學很難維持博雅學院的風格。
鄭國漢成為嶺南大學校長,固然有政治酬庸的意味,梁振英為鞏固自己政權,需要清付在選舉期間欠下的政治債,否則「梁粉」也不會支持他。但另一方面,找來鄭國漢這樣的重炮手來擔任嶺南大學校長,亦與嶺大內有大批老共眼中的麻煩學者有關。
嶺大在眾多學系中,文化研究學系見報率比較高,皆因文化研究學系有不少教職員投身社會運動,或在參與社運理論建構。像文化研究學系副教授許寶強、游靜、羅永生等,還有獨立媒體的葉蔭聰擔任講師,他們在天星、皇后碼頭保育、反高鐵等運動中都扮演活躍角色。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學系,已經與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一樣,成為威權統治對抗的主要基地,在中共眼中,這是非整治不可。
除了文化研究學系,近年冒起得相當快的城邦論,其主倡者陳雲本身亦執教於嶺南大學中文系。話雖陳雲提出的理論,與文化研究學系那批人提倡的針鋒相對,但肯定亦不會為中共所喜。一間大學聚集了這麼多不見容於中共的學者,梁振英以至他背後的中聯辦肯定會感到相當大的威脅。
一般學者都不會不理自己的聲譽,為了當個校長不惜干預學術自由,令致名譽全損,但鄭國漢素來觀點極左,他不會對整治文化研究學系,以至陳雲一類學者有任何顧忌。由校長來出手,比由教資會來做更得心應手,因為掌握了大學整個行政機構,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令不順眼的人被逼走。
對中共而言,教育與傳媒一樣都要全面掌握,才能全面控制民眾思想,以至壓制不同意見。而香港的大學繼續由政府掌控的話,除了有更多不學無術梁粉會成為大學校長外,政府要鎮壓知識分子的異見言論亦易如反掌。香港學術界已經極少終身教職,這十多年學者本就已經被教資會的論文發表要求壓得透不過氣來,而校長現時都由親政府的人來掌控的話,香港的學術研究更蕩然無存。鄭國漢這類人擔任校長,如果香港政治大格局不變的話,只會陸續有來,未來的大學校長,隨時一個比一個更面目可憎。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