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史 - 左丁山

不讀史 - 左丁山

在香港考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唔係必修科,又因學生多數報考六至七科,除咗中英數通識四科必修之外,揀多兩至三科,點會揀到中史呀,故此在中學教中史嘅老師,無不叫苦,長此以往,根本無學生可教,你估校長會唔會炒中史老師魷魚呢?或者叫佢走去教通識科呢,無論點樣,在大學主修中國歷史嘅學生,以往多數畢業後到中學教歷史,依家冇呢支歌唱咯,不如在校時狂谷英文,報考AO、EO好過,過往好多高官係出身港大歷史系㗎嘛。不過聽講現時在港大主修歷史之學生,與年俱降,歷史科教授人數亦少,故此出身港大歷史系之AO(如俞宗怡,已退休)將會係「瀕危動物」。
除咗中史老師飯碗難保之外,專門出版中國文學及中國歷史之教科書出版商亦行將絕種。一位書商睇見2013年報考文憑試之中史學生,只有七千四百幾人,不禁長嘆一聲,「最後一屆中學會考(2010),我記得考中史學生有二萬八千人,去年文憑試考中史得番零頭,八千幾人,今年仲慘,人數再跌嘅話,試問我啲中國歷史教科書搵邊個買,印刷成本都收唔返!再者,中國文學呢科已成為大冷門科目,得二千幾人報考,生物、物理、化學呢啲熱門科目多數只係三揀二,學生唔會三科讀齊,於是每科考生亦由以前會考時嘅三萬零,跌咗百分之五十。總之,出版教科書,只能集中在中國語文、英文、數學、通識四科拼個你死我活,否則難以生存!」
香港係中國人聚居地方,學生不懂中國歷史,不懂中國文學,讀中國語文好似讀英國語文咁樣分析句子,唔怪得陶傑在電視鏡頭面前話香港下一代中文程度拙劣(平均計)。讀中文不識中國古文、讀英文不讀英詩與莎士比亞,即係只識工具而無內涵靈魂,好難講話有文化,仲講乜鬼國民教育吖。幾個月前左丁山遇到一位成功人士(香港標準:有生意,有豪宅,有幾十個夥計),係典型美國MBA醒目仔,回港將爸爸檔小生意發展得幾好,偶然問佢鍾意讀乜嘢,佢話:「以前一定係讀美國暢銷商業秘笈書,但近年返大陸傾生意傾得多,唔讀吓中文書唔得,一讀就對中國歷史着迷,唔識中史,好難同內地人傾生意或者了解國情,甚至唔知道毛澤東與鄧小平嘅事,根本唔明白佢地嘅行為準則㖭!我依家要個仔讀中國歷史故事,希望佢早啲對中史產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