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威院研究 病人滲血10小時

助威院研究 病人滲血10小時

【本報訊】一名曾做通波仔手術的心臟病康復者,日前覆診時簽同意書自願無償協助威爾斯親王醫院做研究,但他接受「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時卻突然劇痛及流血,他雖及時喝停檢查,但右腕傷口仍滲血近十小時才停止。事主妻子事後翻閱同意書,得悉該造影檢查原來有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但她事前不知情,質疑院方涉向家人隱瞞。院方回應時聲稱刺痛及滲血疑是因事主血管痙攣所致,堅持與研究無關,又指事件不涉醫療程序出錯。

院方被指隱瞞風險

記者細閱該份三頁紙同意書後發現對事主極不公平,因文件列明事主自願進行醫療研究並確認得悉造影檢查「有千分之二的風險會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卻隻字不提若參加研究者出事,院方會否承擔賠償責任及醫療保險會否失效,病人權益疑未有保障。
34歲事主葉先生,前年起身體不適,威院發現他心臟血管嚴重梗塞,於去年7月做通波仔手術。但由於他冠狀動脈分叉狹窄,病情複雜,需花近7萬元買較昂貴的自我擴張性向管支架做手術,手術成功後他正常生活,當時醫生已提議想他協助醫療研究,他並不反對。
本月5日他覆診時,醫生游說他簽字參加中大一項研究,威院向本報解釋該研究屬自願性質,會趁事主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時,經原先導管置入光纖以取得血管影像,約50人參與。葉先生回憶當日簽同意書時,未有留意同意書原來有提到造成檢查的潛在風險包括出血、中風甚至死亡,他聲稱當時醫生沒口頭向他解釋風險,但威院堅持醫生有解釋。
他翌日上午9時進行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在局部麻醉後,醫護人員把心導管由他右腕插入,準備經血管通往心臟外噴顯影劑做檢查。豈料程序開始約十分鐘,他即感劇痛及傷口流血,高聲叫停檢查。但導管被拔除後右腕仍不斷滲血,約10小時後才止血,事後有護士聲稱有關檢查非必要。他和太太均極不滿,葉太稱若早知檢查非必要及有出血危險,兩人絕不同意做研究,因他們一家四口育有兩年幼子女,若丈夫出事她和兒女不知怎辦。她認為做有風險的研究或檢查前,院方有責任通知家屬,並希望在傳媒公開事件提醒志願者小心。
威院回應時堅持,事主感刺痛時研究(光纖錄血管影像)仍未進行,當時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評估血管收窄程度。至於刺痛相信因血管痙攣而起,院方指與研究無關。

葉先生簽署的同意書中,列明病人有千分之二的風險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

【蘋果動新聞】Android App 修正版上架

回應讀者要求,Android App修正版改善記憶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顯示模式,即刻去Play Store下載啦!↓↓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