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屠殺廿四年紀念有近15萬人到維園參與,看來日前憂慮早陣子的爭吵聲影響市民參與意欲是多餘的,筆者實在需要道歉。尖沙嘴文化中心也有七百人。單純這些數字已清楚反映港人並未有放下這場人類浩劫。筆者當日在5時多到達維園,親身目睹六個球場比記憶中去年略早就坐滿;暴雨下見證着人群不單撐傘不走、更是大會廣播中斷期間主動叫喊口號和唱歌鼓動氣氛;通往草地的通道和記利佐治街仍然人頭湧湧,甚至大會宣佈結束後仍有人群繼續走向台前,勾起我在89年5月20日晚上灣仔新華社門外的情景。
這些舉動並不是好些偽本土派所云的「愚昧愛國行為」,較實在和接近真正想法是必須從歷史角度理解港人的「六四情意結」潛在思緒。香港人算是第一身經歷八九民運的族群,六四屠殺造成的巨大創傷,經歷過這段歷史的人們看着97後的香港社會遭到中共大肆破壞,該同時回想到當年要面對主權移交而有的擔憂甚至惶恐如今噩夢成真,只差坦克還未駛進市區殘殺市民。今年的人潮出現時間和暴雨下的行動,絕對可以理解為港人對六四屠殺怒火高漲。由此反映住中港根本貌合神離,也算是「去中國化」的實際描述,所以對於事前的爭拗聲音裏面有說法指參與人數與港人愛國程度有關,如今人數仍在六位數字水平,中共請不要「表錯情」繼續打算以愛國論作政治手段,要香港人愛「殺人犯」簡直癡心妄想!若要強行把「愛國」二字扯上關係,毛澤東以來把中華大地弄得一塌糊塗,港人極其量也只是惋惜五千年華夏文化被中共摧殘而憐愛,怎說也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
廿四年過去,即使台灣、新加坡以華人為主的社會,悼念已變得零星落索,而香港的大規模和堅持就能繼續引起國際關注這宗世紀大屠殺,譴責和追究責任的立場也就是由香港而生,我認為這是悼念六四是「本土」的合適理解。至於支聯會廿四年來的取態和手法未必有「本土」的情況甚至是「大中國情意結」因而今年引發不滿甚至另行籌組悼念活動,看着英法等地紀念登陸諾曼第也不只是一場官方活動,就該知道沒甚麼大不了;加上暴雨下在維園市民的舉動,正好反映港人的堅持和應變能力,但最重要的是香港算是第一身經歷,不可能否定悼念或紀念。
六四屠殺絕對是中共一個緊箍咒,香港在近年將這場烈火越燒越猛,要撲滅根本沒可能的,但是要仍在生的李鵬、江澤民承擔罪責也是妙想天開。看着1980年2月24日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一致通過《關於為劉少奇同志平反的決議》就知即使這最後兩名劊子手駕鶴遠去,「平反」是毫無意義。不過,屠城不單是史實,更是中共黨史永不磨滅的烙印,鄧小平、楊尚昆、薄一波、彭真、王震、袁木、陳希同等必是真正的千古罪人,其後人也必定受到歷史的詛咒;而香港人必成為這段歷史的重要見證人,和照清這段歷史的光明身份,要把「六四本土化」就該教曉港人認清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而不是盲目追打未有教曉港人的組群。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蘋果動新聞】Android App 修正版上架
回應讀者要求,Android App修正版改善記憶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顯示模式,即刻去Play Store下載啦!↓↓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