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br>捨女拔而取津校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捨女拔而取津校 - 蘇菲

如果說,參加政府的小一派位,等同與運氣賭一局;那麼,參與直資私小的面試,就是將孩子放在擂台陣上格鬥一番。每年小一派位當天,一定有媽媽因為子女派得差而哭哭啼啼。於是,更多的父母因為不甘被命運擺佈、不想將來自己成為哭哭啼啼的主角,很早就開始裝備子女迎接面試。

也因為這樣,慢慢就產生出一批怪獸家長,慢慢,「贏在起跑線」居然成為了虛無卻又永恒的呼喚;慢慢,越來越多小朋友,失去了童年。還記得,協恩中學校長曾說過,來面試的小六學生,即使擁有八級鋼琴也不值一哂,因為八成報考的小六學生都有這能力。我現在才明白,原來今天不少幼稚園學生已考到四、五級鋼琴,也難怪,小學生考到八級鋼琴,大人不再當是一回事!這該可喜或可悲?

沒有最好 只有最適合

不少人不顧一切追捧名校,但可幸的是,還有很多父母不為名校而犧牲所有。朋友的女兒早前獲拔萃女小學取錄,這位小妹妹淡定有禮,她媽媽說,事前並無特別催谷,報考女小拔本來也不抱期望,豈料僥倖入圍。按她的說法,這是「符碌加運氣」。當然,收到取錄信確也讓這個家庭高興了一段長時間。
到上周六小一派位,小妹妹獲派一間不錯的津校,那間也是她父母喜歡的學校。那麼,選女小拔抑或讀津校?他們掙扎良久,最後決定放棄女小拔的學位。他們既不是催谷型父母,也就擔心女兒在名校內劇烈競爭中會喪失自信;另外他們還有二女,又擔心二女將來未必能考入女小拔。相反,大女若取津校,二女就能世襲同校,姐妹互相照應,何樂不為?
當有人月花數萬「栽培」子女入名校,偏偏就有家長自動放棄名校學位。理性,在這個過程中尤其重要。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最適合的學校。適合與否,並不是一個「名」字說了算。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

【蘋果動新聞】Android App 修正版上架

回應讀者要求,Android App修正版改善記憶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顯示模式,即刻去Play Store下載啦!↓↓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