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康城專訪】
康城影展多少變質,焦點總落在紅地毯上女星的爭艷場面,特別近年多了一批華人艷女在鬥麗。
時光倒流回到70年代,地點同樣是康城,已故的胡金銓導演帶了一位「俠女」踏上紅地毯,當年她曾為自己許諾,有朝一日必定摘下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18年後她憑監製的《霸王別姬》達成願望,雖要打理先夫的房地產生意,但無阻她對電影的使命感,因為她覺得「人的生命有限,好的電影卻可永遠流傳。」近年她再接再厲重踏闊別多時的電影圈,成立娛樂公司在電影江湖上打拼,她是永遠的俠女──徐楓。
撰文:文國駿
徐楓憑電影《俠女》闖出名堂,戲中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女俠,當年殺死不少少男,女俠形象深植人心,及後棄影從商接管先夫湯君年的生意,貴為上市集團主席。日前她在法國康城接受本報專訪,現年62歲的徐楓俠女風範依然,說話中氣十足,即使提到以往患抑鬱症的低潮時,仍可樂觀細說,俠女稱號不只是電影角色,而是對生命、對電影的不屈不撓。
演員與女工
徐楓記得第一次與電影結緣始於66年,用上「緣」字是因為一切是命運使然,她娓娓道來:「我仲記得嗰時屋企好窮,我5、6歲時爸爸走咗,媽媽改嫁,我當時讀夜校都係自己負責,一講去讀書後父就面有難色,我亦係屋企入面嘅老大,要負責任,嗰陣我見《龍門客棧》胡金銓導演招募演員,我就分別去應徵演員同埋另一份電子工廠女工 ,結果演員通告比女工早咗一個禮拜,我就開始咗我喺影圈嘅日子。」
四千多人中只挑選6男6女,胡導其後開始訓練他們的功夫、普通話及演技,徐楓坦言當時只有16歲的她只當電影是謀生工具,未有產生濃厚興趣或熱愛,談到與導演的關係,徐楓恭敬地表示胡金銓是一位嚴師,自己在對方眼中永遠只是16歲的徐楓,她說:「導演係一個嚴師,一直到佢走都係,我哋唔係朋友,做老闆時同師傅合作拍片都係保持師徒關係,佢覺得畀我電影知識,我點同佢講電影,喺佢眼中我永遠冇長大過。
誓奪金棕櫚
其後胡導找徐楓擔任《俠女》女主角,令她的演戲生涯直上高峯,更憑此片於75年首次踏足康城影展,是一個令她真心愛上電影的契機,她說:「我哋拍時冇諗過《俠女》可以咁大迴響,係第一次有中國電影入圍競賽片,我仲記得我當時嚟到乜都唔識,之後喺紅地毯同首映後發覺原來拍一套好戲可以得到人哋咁大尊重,嗰時開始我對拍好電影有不同感覺,對我影響好大。我喺咁細個時胡導帶我嚟呢邊,畀我一個唔同嘅國際觀念,帶我見世面,對我人生好大影響。而嗰年康城我記得頒獎禮時胡導上台領獎,係一張紙,我發覺只有最佳影片金棕櫚先係獎座,我嗰刻同自己講一定要拎到呢個獎。」
說到做到,是徐楓多年來的格言,75年時年少無知對自己許下的承諾,於18年後真的做到了,93年由徐楓監製、陳凱歌執導及張國榮主演的《霸王別姬》得到康城最高榮譽金棕櫚獎,徐楓坦言這是她光影事業中的一個高峯,她說:「《霸王別姬》當然係我一個高峯,我仲記得有一年喺康城睇咗陳凱歌嘅《孩子王》,所有人都話悶,但我睇得出佢想拍嘅意思,我買咗《霸王別姬》小說版權後就搵佢傾,但佢開頭覺得故事好商業,唔係好想拍,我用咗一年幾說服佢,結果有呢個佳績,我做人唔理幾難,講得出,有目標就一定要做得到,人冇理想都冇必要活下去,只要肯堅持就一定可以做得到。」
欣賞張國榮
談到《霸王別姬》,當中不能不提主角哥哥張國榮,適逢今年是哥哥離開十年,徐楓坦言對哥哥的一切仍歷歷在目,她說:「張國榮係一個好有魅力同才華,獨一無二嘅人,佢好nice,我記得嗰時我去探班,佢會捉實我手問佢演得好唔好,佢當時好有把握演得好,喺開鏡前我同佢講一定要全力以赴義無反顧,結果拍完後佢送我一張簽名相,仲寫上『義無反顧張國榮』,佢想話畀我聽佢做到咗,張國榮就係一個咁有心嘅人。」
至於與康城影展的淵源,徐楓坦言康城是自己的另一個家,她說:「86年成立電影公司,88年帶咗十幾套電影嚟康城賣片,嗰時只係租攤位同請繙譯等等都用咗我一百幾十萬美金,嗰時台灣記者都當我係笑話咁講,結果我有片賣咗五、六十個國家賺咗好多錢,康城帶畀我好多名與利,而康城影展喺98年頒咗個『最傑出製片人獎』畀我,當時影展主席都話我係康城家庭一分子,因為呢個影展睇住我從演員,到老闆同製片人,可以話係睇住我長大。」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