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4月份出口數據誇張飆升,連中央亦關注單據造假。消息透露,金管局在近兩周開始要求銀行的內部審計及合規部門,就中港跨境人民幣貿易及相關貿易融資活動,進行專項調查(thematic survey),首輪對象集中本地中資行,業界相信,有關調查將分批延伸至所有活躍貿易融資的銀行。
記者:劉美儀
據悉,調查需填報的內容,包括要求銀行複檢跨境貿易結算時是否齊備足夠文件、申報海關批文流程及合規程度、銀行有否就貿易融資個案,抽樣進行獨立第三方核實調查等;銀行在收到該局電郵通知,展開專項調查後,需在不多於2個月內以報告形式回覆。
配合內地高度關注
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時說,該局會定期跟銀行業界,就不同議題會面討論。統計顯示,今年首季本地貿易融資貸款達4,602億元,按季激增20.1%,增幅僅次於證券經紀業務(26.2%)。
消息表示,當局經常會就不同關注議題進行專項調查,但是次針對跨境貿易融資,相信除了季節性因素,令本港首季貿易融資傳統上較去年底末季低位顯著彈升外,亦與早前內地出口數據急升,外管局嚴打企業外貿假單有關。
金管局作為監管守門人,對中港跨境貿易有否「滲水」,以至存在貨物「一日遊」等傳聞,自然要釐清狀況,姿態上亦需配合內地高度關注。
中資行成首批對象
近期人民幣單邊升值勢強,收款方更樂意將美元轉為人幣結算,賺升值利潤,亦須了解當中會否有企業藉貿易渠道,透過銀行融資不合規獲套利機會。本地中資銀行在跨境人幣貿易結算及融資上一向積極,故專項調查首批對象便為中資行,惟其他銀行已陸續收到通知,暫時該局只作查詢,未有提出收緊限制。
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表示,4月份內地出口至本港貨值,比較本港從內地入口貨值記錄為多,兩者落差是統計基準有別,抑或存在不正常成份,相信中港當局皆會關注。
工總副主席劉展灝說,本港銀行審批貿易信貸一貫穩健,會按行業發展及信貸記錄作決定,不認為融資會受假單傳聞影響。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