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有淋過這樣痛快的雨了,好久沒有聽見過比雷聲更響亮的呼喊聲了。上一回是二十四年前的五月二十日。那年,中共當權者宣佈在北京地區實行戒嚴,準備向和平理性爭取民主自由的學生、市民動殺手。激於義憤,基於對學生及中國前途的關懷,數以萬計市民冒着八號風球的狂風暴雨自發走到維園,激昂的喊着支持愛國民主運動,激情的叫喊着打倒李鵬的口號。大家都帶了傘子,但四方八面來的狂風暴雨根本躲不了;沒多久,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衣服都濕透了,維園草地積上了幾吋的水,鞋襪腳掌就像泡在河溪一樣。沒有人想到要躲着雨,大家任由風雨拍打,大家盡情的吶喊,一份風雨同舟的感覺油然而生。
前天也是個風雨的晚上。從天后附近排隊進場時就開始刮風下雨,雷聲大作。走不了十分鐘已是渾身濕透,維園草地又再次變成沼澤,浸泡了幾吋雨水。跟二十四年前一樣,大家都沒有退縮,還是徐徐的跟着隊伍進場,還是堅定的留在場內,不住高唱「血染的風采」、「自由花」,不住高喊平反八九民運、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再大的雷聲也掩不住市民的呼聲,再大的雨也動搖不了市民的決心,風雨同舟的感覺洋溢整個維園。
與市民風雨同路的還有支聯會成員和那群無私的義工。這許多年來,支聯會年復一年的籌辦六四悼念活動及燭光集會,既要面對北京當權者的政治打壓,又要應付來自不同方面的冷嘲熱諷,還要努力做大量實質的準備及善後工作。從佈置場地到維持秩序到籌款到會後清場一一包辦。星期二晚上,支聯會的義工不但跟市民一樣被暴風雨弄的渾身濕透,散會及市民離場回家後,他們還要穿着濕透的衣服清理場地及善後,好讓維園不會留下蠟淚的痕迹,好讓球場能迅速回復原狀供其他市民使用。沒有支聯會成員及義工的努力與堅持,二十四年來的平反六四活動將會碰上更多困難,二十四年來維園的燭光集會將會遇上更多障礙。
二十四年的民主路不易走,往下來的路更不好走,風雨更多。北京當權者挾暴發而來的大量資源肯定繼續打壓異見人士,肯定繼續堅持鎮壓有理的歪論,肯定繼續威逼利誘支聯會及香港市民遺忘六四真相與歷史。北京當權者的同路人及嘍囉也會以各種不同面目及歪理抹黑、醜化悼念六四的活動及團體。為了頂住北京當權者的壓力,為了讓六四真相不會被當權者的壓力湮滅,我們除了每年的悼念活動,我們除了每年六四在維園高舉燭光以外,我們有必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多元化。支聯會方面提出建立永久的「六四紀念館」就是個值得支持的計劃。這樣的紀念館不但可以把八九民運、六四鎮壓的文獻及資料妥善保存,不但可以把悼念活動常規化、長期化,更可以成為討論歷史、民運意義及方向的地方,更可以成為學生了解中國及香港本土民主運動發展的重要基地。今年六四燭光集會前的爭議說明,六四悼念活動的意義需要不斷討論及檢討,需要不住吸納新的觀點與想法。未來的「六四紀念館」便可以成為討論相關問題的中心。我們希望籌款目標能盡快達到,好讓「六四紀念館」在明年六四二十五周年前成為事實。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要瞭解更多六四人和事,為死難者留下悼念的燭光,
請即登入蘋果【六四專頁】: http://6471.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