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勝於雄辯。儘管今年六四二十四周年前夕本土派掀起了爭議,呼籲杯葛六四維園燭光晚會,極端者甚至認為中港政治應該區隔,六四屠殺是「中國人」的事,與「香港人」無關,港人支援中國大陸民主是要付出代價的,六四集會只是另類維穩,越多人參加中共越放心……,但人心依然沒有動搖,風雨不改,參加人數仍然高達十五萬人。
事實上,如果不是晚會正式開始前突然滂沱大雨,在銅鑼灣魚貫入場的群眾被迫暫停避雨,但雨勢放緩即人龍再現,而待至九時許,而支聯會又無視與會群眾的熱情,提前結束集會,銳挫了大會的氣勢,我一早預言今年參加人數不但不會因本土派的爭拗減少,反而極有可能因議題炒熱而增加,已經應驗了。原因很簡單,沉默的大多數不管是否同意本土派部份的理據,都要用行動表態。慘痛的歷史港人不想回憶,但未敢忘記,而八九民運不但是大陸人民的事,更與香港的政治現實息息相關。即使我們只認同「香港人」或「香港中國人」的身份,也不能不承認和迴避殘酷的政治現實。
港人要爭取民主,捍衞「一國兩制」也好,建立城邦亦罷,都無可避免地要與獨裁專制的中共政權周旋。一旦牴觸權貴官僚資本的根本利益,當年中共為求自保,對自己的子民(其中不少青年學生都是高幹子弟)也可以殘暴屠殺,主張中港政治區隔的本土派,難道以為中共就會對你們格外施恩嗎?井水不犯河水論,不僅是中共權貴和本港建制附庸多年來鼓吹的爛調,也是鴕鳥心態濃烈的政治幼稚病。有關政治白癡和自比王者和通達神靈猶如白蓮教主再世的精神分裂者,才會相信的謬論。
不錯,港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的本土意識越來越強,剛公佈的浸大香港過渡期研究計劃調查結果,便顯示沒有學生認同自己是「中國人」,而認同自己是「香港人」或「香港中國人」的,合共高達八成九,反映新一代的確沒有甚麼愛國情懷。因此,墨守成規、年年行禮如儀的支聯會今年最初訂出的口號「愛國愛民,香港精神」,確實脫離群眾,惹人爭議。但今年參加的人數仍然是年輕人佔大多數,民意調查亦證明要求平反六四的港人創歷史新高,說明群眾其實頭腦相當清醒,絕非陳雲所言的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受民主派支聯會綁架,而清楚知道自己並非為支聯會民主派而來,只為悼念為民主鬥爭犧牲的英烈和自己而來。
其實,每年參加六四燭光晚會的人數,與中港內外政經局勢變化直接相關,與未幾的七一大遊行亦互相呼應,同是中港政治的寒暑表。九一年以後,六四集會人數逐年遞減,直至二○○九年,才突然大幅增升至二十萬。金融海嘯後,大陸濫發鈔票當權者貪腐情況加劇及加強維穩打壓民權,本港社會深層次矛盾惡化刺激新世代醒覺,加上特區政府顢頇無能,民不聊生,都有以致之。今年港共治港,醜聞接二連三,689政權搖搖欲墜,政治覺醒的港人都知道必須動員起來,才能自救。今年的六四,可說只是七一的前奏,以前晚群眾的踴躍情況而言,今年七一大遊行的聲勢一定可以超越去年的規模平,梁振英距離倒台的日期,看來真的不遠了。
支聯會年年如是形式主義的悼念毫無疑問過時,與時代脫節,但群眾運動的發展邏輯卻不一定按照支聯會的主觀意志而轉移。群眾的意識形態決定於時局,今年港人熱烈的參與其實在某個程度上已改變了集會的性質,為未來的政治動員熱身。本土派帶來的衝擊不一定盡是負面的,至少可以迫使人們面對嚴峻現實,深切反省,為未來的鬥爭作好準備。
必須指出的是,在形形種種本土派營中,其實只有城邦派宗師陳雲是誠實的,最言行一致,貫徹始終,其他要搞政治實務的政黨政客,為了籌款或政治宣傳,在實踐上已背離了陳雲徹底杯葛的主流,紛紛跑到銅鑼灣街頭站台,乞討被陳雲形容為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群眾支持,而不是響應其他本土派的呼籲,另起爐灶,到尖沙咀集會。他們自身客觀的存在增加了陳雲所言的政治愚昧指數。其實,連在尖沙咀組織悼念的本土派也是迫於形勢使然,並非真心真意,否則,他們早應揭竿而起,與支聯會爭取群眾的領導權了。他們的偽善行為,亦背離了陳雲的主張。
他說:「我呼籲打爛支聯會的邪神祭壇,但我也沒有呼籲人家去尖沙咀自由戰士像悼念六四,我自己也沒有去。我是誠實的,我不會策略性地鼓勵大家去別的地方悼念六四,我要做的,是要香港人打破中國情意結,告別六四悲情,將目光投向更為悲慘的香港人處境。……香港人要先解救自己,不要轉移目光,自我安慰,逃避責任。香港的平民百姓,對中國沒有責任,不要自作多情,抬高自己,你們沒有道德責任去解救千里之外的人,你們更不具備道德修養去解救千里之外的人。」
我雖然不同意自命王者只有他才有資格救中國的陳雲的說法,但理論薄弱企圖借用陳雲學說來壓陣的本土自治派和政黨政客,的確口是心非,說一套,又做一套。本土派要打倒支聯會沒有問題,但要壯大本土派的政治力量,就要另闢蹊徑,爭取群眾的支持,否則只會永遠停留在鍵盤戰士的階段。我主張革新支聯會。老年人不行了,要交出棒子來,讓沒有民族主義包袱的下一代如學民思潮一輩接棒,用普世價值守護香港、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爭民主、保自由、衞人權,為人類的共同福祉打拼。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