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加上歐洲多國領袖正努力改善政府赤字問題,債務過多的風險終會緩和,不再對金融市場構成重大威脅,也令市場轉為關心歐央行能否振興疲弱的經濟。
歐洲國家經濟上唯德國馬首是瞻,德國政府債券也被認為是區內最安全的。但事實上,德國債務水平也超越了《歐洲聯盟條約》的規定。該條約規定歐盟成員國的政府債務對GDP比例不得超越60%。截至2012年下半年,德國政府債務對GDP比例卻超過了80%。
投資者難受益
理論上,要降低一個國家的債務水平,只要當地經濟增長夠強勁,超越政府債券利息支出的增長速度,債務對GDP的比例終會下降,債務問題迎刃而解。不過,歐元區經濟增長有限,實際利率低企,這個方法似乎行不通。針對此問題,通脹就成為各國縮減債務的良方。只要通脹上升,未來還債的實際成本將會下降。模擬研究顯示,若德國每年實質GDP增長為1.5%,政府債券孳息率為2厘,而全國利息費用平均也為2厘,德國政府債務對當地GDP比例會在2033年才下滑至60%。如果通脹升溫至4%,德國將提早在2021年達標。
歐央行近期推出多項刺激性貨幣政策,如將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新低,又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加碼量寬。長遠來說,通脹將會隨之升溫,債務問題將會緩和,但最終受益的只會是政府,而非投資者。投資者在這方面應好好部署,計算未來通脹風險,令實際投資回報在通脹下也能有最佳表現。
德盛安聯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