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家長憂「被融合」 <br>大埔港童搵校避雙非

小一家長憂「被融合」 
大埔港童搵校避雙非

【本報訊】中港矛盾已蔓延至小學校園。小一註冊昨日展開,獲派大埔區內小學的家長,不滿新校被跨境學童大量佔據,計劃向另外5所小學叩門,選讀較少雙非學童的學校。深圳雙非童家長則批評返回機制不公,內地港童也是港人身份,現卻被迫由深圳往大埔上學,路程比往上水多十分鐘。
記者:彭美芳

連續兩日的小一註冊昨展開,家長最後今日必須到所派小學註冊,否則失去學額。大埔家長陳先生註冊後說,原以為不用四處找學校,但發現大女派往的大埔官立小學有太多雙非童入讀,故想到區內其他學校叩門,希望內地人「盡量少啲就少」,不希望被雙非童「融合」。女兒被派往第11志願的陳先生會往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大埔循道衞理小學等5間小學叩門。
另有大埔家長批評,政府政策「不嬲都咁混亂,我諗(家長)都做唔到啲咩」,惟有接受派位結果,但擔心日後在校園內或會與內地家長及雙非童爆發中港矛盾。有大埔的小學校長指,不擔心家長跳船潮,昨日不少北區本地生、跨境學童等叩門,不影響收生。

雙非家長石太帶女兒到大埔註冊,認為返回機制不太公平。

大埔家長陳先生為避開內地學童,註冊後到五所小學再叩門。

雙非家長嫌大埔遠

不少上水居民因子女被跨區派到大埔,昨日在大埔區摸索上學路徑,陳先生說:「對呢區完全唔熟悉,我過嚟都要搵路,由火車站行過嚟用咗廿分鐘。」他擔心兒子跨區上學長途跋涉,昨日再到上水3所小學叩門,他認為若雙非童日後再和港童爭福利,會向議員求助,向政府施壓。
深圳雙非童媽媽石太昨帶小女兒到大埔的小學註冊,本選擇上水的小學,但被派來大埔,比原定車程長十分鐘,她指女兒是港人早日來港可及早融入社會,但對於雙非童未能參加返回機制感不公平,「既然發了身份證,就應享受一樣的權利」,她指若女兒不喜歡大埔的學校,考慮返深圳讀私校。她不擔心女兒被歧視,「這麼可愛的小孩子,(港人)不會對她歧視吧!」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