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到皮膚好像也快要燒着了,這時候沒甚麼比喝一口冰涼飲品來得暢快。不過,一杯冷飲伴隨的是大肚腩、水腫、脫髮、色斑、皺紋、黑眼圈、經痛、甚至影響生育,還會變蠢!你,真的沒所謂嗎?
記者:梁劍紅 攝影:許有達、陳盛臣 模特兒:Jasmine@Model Genesis
女人下半身有難
吃火鍋時加入凍水,湯底必須重新滾起才可繼續。中醫師梁尹倩指,我們的身體就有如熱的火鍋湯底,夏天不停喝下冷飲,身體就要不斷消耗能量把體溫回復正常,以便重新運行,很傷元氣。中醫師彭明慧亦指,氣血較弱的人,進食寒冷食物會引致氣血不足、血液運行不暢,不能溫暖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侵襲,簡單來說即是抵抗力變弱。
水腫肉鬆泡
當中女士最關心的必數肚腩問題,原來冷飲會影響脾胃機能,易產生消化不良,代謝循環不暢,形成水腫或囤積脂肪,特別是腰以下為主,手腳肌肉亦會「鬆泡泡」。再者,生冷食品相對多細菌,經過消化系統到達排泄系統(腸臟),便會如垃圾在堆填區囤積,部份生命力頑強的細菌會在體內自我繁殖,形成肚滿腸肥的表象。
小腹脹鼓鼓
此外,生冷食物更會令身體體溫下降,子宮亦隨之變冷,大腦接收到子宮說「我很冷」的訊息,便會調動脂肪集中到子宮四周保暖,造成一個脹鼓鼓的小腹。
經痛加劇
阿媽教落,經期前後及期間勿吃生冷食物必有其道理。中醫指,女生常喝冷飲,情況有如亂服「涼茶」,傷體內陽氣,易引起經痛,尤以經期期間處於失血狀態,抵抗力降低,冷飲令身體氣血受寒凝滯、經血排不順暢,出現暗紅瘀塊,引發經痛;嚴重更會月經不調,腰痠腹痛,甚至劇痛致惡心昏厥。
消暑飲乜唔傷身?
大熱天時汗流浹背,真的想喝一口冰凍飲料,怎辦?中醫師彭明慧指,想消暑解渴,其實多喝室溫水已足夠;若然真的要喝冷飲,亦最好於日間喝,因中醫學上,白天為陽夜晚為陰,日間人體陽氣較強,喝下冷飲,損耗相對晚間為少。她提醒,別以為凍飲「少冰」便沒問題,其實只要是冷飲,少冰與否根本沒大分別,只是飲品沒那麼耐冷而已。想解暑又健康,不妨自製天然消暑飲品:
奇異果汁:
含大量維他命C,有絕佳的清熱解暑作用,是暑溫天的好選擇。
四汁飲:
雪梨兩個、馬蹄十粒、蓮藕四両、甘蔗八両,洗淨,加適量水一起榨汁飲用。
紫背天葵山楂飲:
紫背天葵二両、山楂肉一両,洗淨,放煲內加約兩公升水浸約20分鐘,大火煲滾後加入少許冰糖,轉中火熬約30分鐘即成。
口臭脫髮黑眼圈
別以為女生吃生冷食物才不利健康,男人也不能倖免,有機會引致「男人最痛」的脫髮問題!原來,多吃生冷食物會令體內血管收縮,造成腦供血不足,從而影響思維及記憶力,也會令頭皮營養供應不足,加重白髮及脫髮問題。
此外,身體耗掉許多能量來提升食物的溫度,使脾胃機能下降,引致消化代謝減慢、易倦、手腳冰冷、大便稀爛;而「胃不和則卧不安」,失眠便隨之而起。而代謝循環不暢更會形成濕熱,易形成口臭等問題。脾亦主眼部四周,血液運行不暢便容易出現黑眼圈。
脾胃之外,肺部功能亦會受到一定影響。由於「肺主皮毛」,會直接影響皮膚狀態,加速自由基的作用,皮膚因而易老化、出現色斑、皺紋、嘴唇和膚色變得暗啞。
而很多凍飲也是有氣(碳酸)飲料,這會使胃部腹脹,影響到胃消化液的製造與分泌,出現消化不良、食慾不振。
腸胃肝臟科醫生姚志謙亦指,凍飲及冷凍食物於物理上的確會損害細胞黏膜,有機會引致凍傷,有些人喝下凍飲因而感到喉嚨及胸口赤痛;部份人更會出現神經反射反應,甫進食冷凍飲品食品便出現肚瀉。
「寒涼」定義
何謂「寒涼」?冷凍了、加了冰塊才是寒涼?中醫學上的「寒涼」包括「性質」上和「溫度」上:若進食後會降低氣血循環效率,減緩或阻滯生理功能,則歸類為「性質」上的寒涼,如苦瓜、西瓜、火龍果等等;而凡低於人體體溫(約36℃至37℃),人體須消耗能量來將之消耗吸收的則為「溫度」上的寒涼,尤其零度以下的食物和冰品,就更嚴重了。要驅寒,可參考以下方法:
1.按穴驅寒補陽
中醫師譚莉瑛教路,按壓大椎、合谷、足三里能驅寒增抵抗力,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每日兩次,每個穴位各按30下,力量不宜太大,感到痠脹感即可。
2.生薑散寒祛暑
許多人吃過冷飲及寒冷食物,還吹着空調或風扇,易使體內產生寒濕,影響脾胃,這就是夏季胃口不好又易流虛汗的主因。在煲湯或煮食時加點生薑,可散寒祛暑,改善脾胃虛寒。生冷食物亦易有細菌,吃點生薑或泡杯濃薑茶亦可殺菌,緩解腹瀉。不過體質偏熱的人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