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解碼:黑龍江大火燒不掉的事

國策解碼:黑龍江大火燒不掉的事

上周五黑龍江國家儲糧庫火災被外界質疑是貪官縱火,至於吉林本周一則發生屠場爆炸慘劇,逾百人無辜喪命,兩宗事件除了引爆民眾怒火,亦觸發市場關注當局盲目收購糧食的政策,除了成為貪腐溫床之外,亦扭曲了糧食定價與窒礙期貨發展,農業政策漏洞已漸漸顯現。
中儲糧即內地官方的糧倉,透過主動向本地農民收購糧食以保糧價不跌,再從而達至提高農民收入的國策大方針。不過,歷年多次發生中儲糧官員透過相關收購從中「撈油水」事件,加上黑龍江的大火發生在中央巡視組進駐中儲糧總公司的幾天之後,令市場更多猜疑。

扭曲糧食定價

中儲糧形同行善的市場運作,似未收實效之餘,更有干擾內地糧食需求及定價之嫌。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包括穀物及大豆等糧食的進口量8,025萬噸,按年增25%,但期內中國糧食產量卻高達5.9億噸,意味進口已佔14%。有分析認為,本地糧食總量有過剩之嫌,而中儲糧以保農民收入為前提的收購,令本地農產品價格嚴重扭曲並高企於海外市場,進口持續上升令儲糧同時不理性上漲,最終甚至會引發糧食安全問題。
再者,內地大米及小麥等期貨發展一直滯後,分析指糧食價格因政策主導而偏離國際,料為主因,因此一直遭詬病。
中央過去多年的《一號文件》均以農業為首位,政策大方向要變動當然不是易事,但在種種弊端陸續浮面下,存在微調空間是很可能的事。近日備受盈警消息困擾的食品股如中國食品(506)及中國糧油(606)等昨未止跌之餘,前景料再添一重迷霧。

記者:林靜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