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教育改革 - 左丁山

質疑教育改革 - 左丁山

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琼在信報撰文(五月三十一日),指教育改革加深社會不平等,學生派位制度造成打擊傳統精英名校(多由教會主辦)的效果,至今卒之逐漸逼使名校轉為直資,收費大幅度增加,令清貧子弟(即使係讀書尖子)亦只能在門外興嘆,障礙教育平等,令香港社會更加不公平。
左丁山感嘆的是,取消小學升中試,改用電腦派位制度,阻止學童跨區上學等等,係司徒華在1970年代極力主張,與教協向港英政府爭取成功嘅,當時左丁山極力反對電腦派位,但人微言輕,當然無人理會。當時司徒華等人以為精英主義害苦學生,跨區上學害苦學生與家長,分區派位,抽籤排位最合公平公正,且可打破傳統名校壟斷精英學生,但實施三十餘年以來,教育學者就質疑派位制,如果司徒華仍然在生,又會有交鬧。電腦派位制乃社會主義思維,司徒華雖是民主鬥士,思想上基本係社會主義者,不顧市場反應嘅,香港家長嘅市場反應就係追逐名校呢!
本來有咗分區校網之後,跨區上學應該減少至啱,但顯然不少家長心有不甘,係要跨區,故此校巴接送學生嘅生意仍有市場,消委會年年話教科書貴,係埋首在沙堆中,不知道家庭教育經費之中,教科書使費並非排喺第一,連前四名都唔係。你睇吓校巴月費,最近校巴收費又加嘞,由新界區至九龍塘(主要接載幼稚園及小學生)每月收費1300元,十個月就係一萬三千元,係教科書費嘅四倍有多,即使係起點、終點同在九龍塘嘅校巴,月費亦由760元加至840元,加幅一成,遠超通脹,消委會有出聲阻止咩?
或說家長唔在新界送子女到九龍塘上學就得啦,但九龍塘區特別多英文幼稚園,零舍有市場吸引力,可增加派位入名校小一嘅機會,故此捱高昂校巴車費嘅家長,唔應該埋怨嘅,此乃派位制度衍生出嚟嘅問題。吳克儉局長率團去南韓考察教育,唔該研究吓當地如何派位或不統一派位,其實南韓教育極度注重考試與校外補習,係香港教育改革派(求學不是求分數)最唔鍾意嘅,吳局長可以吸收到乜嘢返嚟香港,有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