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懋戲院結業了。它見證多少靜夜、多少悵惘的心,聽過看過,故事始終要完結。《戲迷情人》曲終人散,也許這些傳統舊式戲院,亦要被歲月洪流淹沒,取而代之是蚊型迷你影院或大型商廈,銅錢味掩蓋人情味。現只有從這些戲院舊照,跳進戲裏那個世界,逐寸尋回「吞pok」看公餘場、吃煨魷魚、咬蔗的美好回憶。每次閉上兩眼,歷歷在目又夢見,一齣戲……
撰文:馮國康
【港島院蹤】
利舞臺(1927-1991)
地址:銅鑼灣波斯富街99號
現況:利舞臺廣場
搜尋詞:大戲、香港小姐
利舞臺位於利園山,分享半邊跑馬地月光。當年利希慎為方便母親看大戲,便將利園山部份土地建成大劇院,開幕當日更由大明星胡蝶剪綵。利舞臺是當時最豪華的粵劇表演場地,圓拱頂、大舞台、兩旁對聯、寬敞大堂,是中西合璧的天作之合,也是上流社會的蒲點。70年代,無綫在此舉辦香港小姐選舉,才子佳偶良辰美景齊全。90年代,銅鑼灣租金飆升,利舞臺在上映完《未來戰士續集》後功成身退,雖然如阿諾般「I will be back」,但「新」利舞臺已變成迷你影院,像阿諾一樣不復當年勇,05年黯然落幕。
皇都(1959-1997)
地址:北角英皇道277號至291號
現況:香港天龍桌球
搜尋詞:國都、趟𨋢、油畫廣告板
於電車往來的英皇道,皇都、國都常予人同一院線感覺,其實毫無關連。皇都是一家專播西片的堂皇戲院,如陶傑話齋,看七點半前在鄰近溫莎西餐廳與女友鋸扒,像跟國際接了軌。這裏仿效西方劇院設計,觀眾需乘搭趟𨋢(鐵閘拉門式)登上儼如dress circle的特等,當然不需特定dress code,有錢有得坐。此外,皇都當年的油畫廣告(12呎乘30呎)相當搶眼,搭電車必然看到,當年油畫師傅相當吃香,惜如今已被電腦取代。北角從前有「小上海」之稱,皇都戲院大廈正好是多功能的社區中心,有民房、商舖及娛樂場所,時至今日戲院不在,但仍保留這特色。
皇后(1961-2007)
地址:中環皇后大道中31號
現況:改建成商舖
搜尋詞:戲院里、娛樂戲院
時移世易,「皇后」嘜頭事物所剩無幾。這間屹立中環的皇后戲院,單是英文名Queen's Theatre已夠霸氣,開業作便是威廉荷頓及關南施的《蘇絲黃的世界》。自此,所有西片必須經皇后「過目」,首輪放映後才「御准」其他戲院上映。64年,一街之隔的娛樂戲院(King's Theatre)與之打對台,給西裝友、索OL多個選擇。直至90年,娛樂「駕崩」,留下皇后獨守戲院里,對抗昂貴租金和歲月洪流,終在07年國慶日完成歷史任務,由《色,戒》的易先生黯然拉下帷幕。
新都(1966-1999)
地址:銅鑼灣摩頓台7-14號
現況:播道會同福堂
搜尋詞:百樂、戲院之王
瑟縮在寸金尺土的銅鑼灣,被行車天橋阻隔,由66年啟業,至99年靜悄悄結業,新都戲院不帶走半片雲彩。但開幕時刊登的廣告卻浮誇得很——由三十六組押韻的四字詞組成,144隻字概括戲院特色,更自詡「戲院之王」,一副唯我獨尊架勢,但與戲院格格不入。至九十年代,甚至被《整蠱專家》的程樂兒標籤為品流複雜,是舉止猥瑣的車文杰及車文晶流連之地。那年代的皇仁仔多數幫襯附近的百樂戲院,除非想睇三級片又不想被老師認出(或碰到老師)……
東城(1964-1974)
地址:灣仔分域街16號
現況:東城大廈
搜尋詞:猛鬼戲院、高陞
《陰容院在》鬼故事並非泰國專有。位於灣仔的東城戲院便是最著名的猛鬼戲院,前身是萬國殯儀館。它屬豪華戲院格局,有寬大銀幕,座位1,300個,包括超等及後座,專播大型西片,戲院外牆還貼上「ELAIN NDELO」大字,即「獨行殺手」阿倫狄龍(Alain Delon)的排字手誤,有夠馬虎。當年流傳過無臉女鬼、借火鬼及男廁鬼的掌故,甚至有說觀眾如廁後昏迷。之後東城變得「鬼影都冇隻」,74年被迫結業。回想過來,那極有可能是鄰近影院為打擊對手的策略。此外,位於西營盤的高陞戲院同樣以猛鬼聞名,想知那裏「搞乜鬼」,請自行google「雞人傳說」。
碧麗宮(1979-1994)
地址:銅鑼灣告士打道280號
現況:世貿中心
搜尋詞:中場休息、時光倒流七十年
有幸到訪碧麗宮戲院(或前身、碧麗宮夜總會)的讀者,相信閣下非富則貴,這間曾是全港最豪華戲院,院方標榜「千萬建成的藝術之宮」,乳膠座位寬敞,加上鋪設地毯,令觀眾不敢亂掉花生殼蔗渣,那是雪茄佬或老外高官的交際場所,亦是暴發戶滿足虛榮心之地。大堂瑰麗堂皇,尤其當放映《亂世佳人》、《齊瓦哥醫生》會有中場休息時段,觀眾魚貫走進大堂,由虛幻返回現實。81年,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在此上映223天,基斯杜化李夫和珍茜摩爾的短暫刻骨愛情、那幽深婉轉的樂曲,依然迴盪腦海,只恨時光不能倒流,碧麗宮放映完《情迷血瑪莉》後悄然落幕。
【九龍院蹤】
大華(1928-1988)
地址:佐敦彌敦道348號
現況:香港九龍諾富特酒店
搜尋詞:飛車、煨魷魚、公餘場
提起大華戲院,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門外小販檔:煨魷魚、鹽焗鵪鶉蛋、鹽水花生、牛雜、熱蔗、水梨、鮮菠蘿、炒栗子、辣魚蛋要乜有乜,在警察、幫會關照下互利共存,充滿着舊社會的人情味。其次是它與其他較大型的戲院一樣有公餘場(5:30pm),即打工仔的happy hour,戲飛比正價便宜。後期的大華戲院轉為專播鹹片,香艷廣告為彌敦道增添了不少「色」彩。那年代的飛仔、咬蔗幫(亂掉蔗渣)在這裏看完午夜場後不肯回家,不約而同到公主道飛車,一群陌生年輕人有不用說明的默契,這就是秩序。
普慶(1957-1987)
地址:佐敦彌敦道380號
現況:香港逸東酒店、普慶廣場
搜尋詞:新光、東樂、戲橋、磅重機
粵劇是國粹,亦曾是本土文化象徵,在電影未普及的五十年代以前,是市民的主要娛樂。當時粵劇主要在港島戲院如太平、高陞及利舞臺公演,九龍的則有普慶和東樂。當年每逢大戲上演,院方會向市民派發「戲橋」。戲橋是英文「Bridge Plot」譯過來,即劇情簡介及明星劇照,印刷雖簡但收藏價值高。隨着粵劇式微,這些戲院相繼結業,餘下北角的新光堅守崗位。說起新光,不得不提那閃閃燈光的磅重機,只需投入硬幣,機器識趣送上祝福句,並提示閣下減肥。
麗聲(1960-1990)
地址:旺角彌敦道750號
現況:與凱聲合建成始創中心
搜尋詞:賀歲片、凱聲、伊士曼七彩
以往農曆新年,睇賀歲片是港人指定節目,麗聲戲院屬金公主院線,當年的《最佳拍檔》、《八星報喜》等賀歲片上映,排隊買飛的人龍在彌敦道打幾個蛇餅,甚至排幾個鐘也買不到戲飛。麗聲開業時標榜「全港第一家裝置七十米釐影片放映機及六聲帶聲機」以及「全部伊士曼七彩」,「伊士曼」就是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的簡稱,即採用柯達菲林罷了。背靠麗聲的是一字之差的凱聲,這對競爭對手在旺角鬥足二十多年,終殊途同歸,合併成現在的始創中心。
麗宮(1966-1992)
地址:新蒲崗寧遠街
現況:越秀廣場
搜尋詞:二輪片、超等、劃飛
與碧麗宮一字之差的麗宮,因坐落在新蒲崗,有被看扁的宿命,兩者分別代表貴族與平民,前者播首輪、後者執二攤播二輪片,一字之差有如天壤。事實上,麗宮有着輝煌數據,它是全港最大的戲院,有3,000個座位,座位亦分前座、中座、後座、超等及特等,以超等票價最貴,特等次之,然後是後、中、前,以戲飛顏色來區別。售票姐姐用sign pen在戲飛上大筆一揮,筆迹多年仍未褪色,是無情的電腦飛不能比擬。
金聲(1984-2004)
地址:旺角豉油街60-104號
現況:新寶戲院
搜尋詞:午夜場、𠝹凳
「金聲等!」貴為旺角地標,金聲本身就流着一份混濁的MK味,與它開業廣告「金碧輝煌、聲光明麗」很不搭配。這裏最聞名的是午夜場(11:30pm)、子夜場(1:30am)、深夜場(3:30am)以及超深夜場(5:30am),是江湖人士、夜歸族的俱樂部。午夜場絕對是反映電影好壞的指標,觀眾反應、座椅損壞程度,直接反映票房,傳說當年《阿飛正傳》上映,觀眾到最尾才看到梁朝偉梳頭之際,拍掌聲、叫囂聲、𠝹凳聲與Xavier Cugat的《Jungle Drums》樂韻此起彼落……
官涌(1993-2011)
地址:官涌街30號
現況:改建成兩舖
搜尋詞:日活院線、全日任睇
70後、80頭讀者,對「日活院線」不會陌生。那些年,三級片風行,迷你色情戲院如雨後春筍滋生,《鹹濕打樁機》等啜核食字戲名,以及用「星星」、「水果」圖案遮掩兩點的裸女海報成集體回憶。說起官涌,除了「一張票,睇到笑」、「老友鬼鬼,全日任睇」等口令,還有那漆黑狹窄的放映室,未入場已聽到男女呻吟聲,而門外還販賣正版鹹碟,英法德美日俄意奧八國聯軍明買明賣。90年代末期,鹹片市道滑落,又有色情光碟及互聯網興起,只有中年阿伯入場幫襯,據聞戲院衞生情況也欠佳。官涌最終不敵貴租結業,香港最後一間迷你色情戲院在淫聲浪語的高潮過後終結。
特稿:政策引致萎縮
戲院門外熱氣騰騰的蒸粟米、甘蔗跟大光燈光影飛揚,夾雜不遠處煨魷魚香氣,令趕入場的一家老少都不禁流連,此情此景只能在電影資料館中憑弔。隨着尖東的華懋戲院忽然結業,又埋葬了一處集體回憶的地方。
靠小食部幫補
隨着戲院跟大型商場掛鈎,經營似乎越見困難,戲院商會副理事長崔顯威早前接受電話訪問時,道出經營院線的現況:「戲院支出最大係租金,超過經營成本一半。好多都係用包底方式經營,畀底租或戲院票房嘅15%到20%,以較高者為準。」他笑言不少戲院都要以經營「副業」為生:「有部份戲院已經冇錢賺,反而有利可圖嘅係你估唔到嘅小食部,利錢好多以倍數計,佔戲院盈利好大比重。」他表示尖沙嘴、旺角及金鐘等旺區的戲院,所佔盈利可達3成多。
戲院買少見少,崔顯威表示跟政府政策有莫大關係,不少區域如深水埗、上水、粉嶺及大埔都沒有戲院,區內市民要睇戲就要跨區:「睇戲係大眾娛樂,應該每個社區都有,好似公園、遊樂場。點解有啲區嘅居民要山長水遠坐車去睇場戲?𠵱家車費唔平,一家大細坐車去埋食飯加70蚊一張戲飛,好多低下階層未必負擔得起。」他認為政府應用政策做到一區一戲院。據知,尖沙嘴可能再有戲院因租約期滿而結業,到時尖沙嘴很可能變成只有消費、沒有消遣的地方。
撰文:何永寧
逢周五隨《蘋果日報》附送嘅時尚美容雜誌《add》雖然早已派完;
拎唔到書嘅朋友,可以上番《add》嘅官網 http://add.appledaily.com 睇番足本網上版,除咗有專訪外,仲有好多時裝靚嘢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