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因為口號杯葛集會 <br>祭英魂 十號風球都嚟

不會因為口號杯葛集會 
祭英魂 十號風球都嚟

他24年來從不缺席;他們快要考試也要到維園;他擁有中共黨員身份也要參加,沒有因本土派不滿支聯會「愛國愛民」口號而響應杯葛集會,為維園增添一點點燭光,堅持爭取平反六四祭英魂。
記者:倪清江 林俊謙 白 琳 莫劍弦 張文傑

由40多歲至今年66歲,區伯每年都來六四集會,點燃爭取平反六四燭光,堅持不放棄,「冇灰心,要堅持,要堅持中國先有希望」。提起本土派呼籲杯葛集會,他稱一點影響都沒有,「從來冇諗過唔嚟,十號風球都嚟」,還不齒他們的原因,「佢哋儍,根本主題係悼念啲被屠殺嘅學生,關咩口號事,何必咁執着,24年堅持係悼念啲學生,每年都係一樣」。
區伯對本土派重要人物陳雲絕不同意,「河水不犯井水係冇可能,因為香港始終係中國特區。中國打個噴嚏,香港都唔掂。陳雲咁諗法,邊可能發生,(香港)冇可能偏安,只有香港堅持核心價值。陳雲都唔敢出來,一話唔啱聽就縮,呢啲唔係debate(辯論)」。

15萬燭光照耀維園,向六四死難者致敬。
李家皓攝

大批市民燃點手上的蠟燭,燃點港人的民主中國夢。黃永俊攝

狠批杯葛人士分裂

30歲的白先生是內地移民,他昨穿了一件在場買到的T恤,帶有愛港不愛黨意思,「我2004年喺大陸大學畢業後入咗黨,冇被踢出黨,今日係黨員都嚟參加」。過去六年他在北京工作,要「翻牆」網上看六四集會直播,也會去不少民眾被屠殺的木樨地看一看。
今年在港,白先生特意來參加集會,是他人生首次,之前也有深究本土派杯葛集會的主張,但最終沒有受影響,「唔會同支聯會同一概念,但目的一樣,係平反六四。陳雲城邦論,拉埋六四,等於分化香港人」。
「我係中國人」,帶着中華民國國旗進場的王先生,以中國人身份爭取平反六四。他狠批杯葛集會人士,「𠵱家我哋面臨強大敵人,唔去戰勝佢哋,反而分裂香港人,係好失望」。

一人一點燭光,在維園為六四死難者爭公道。
梁志永攝

小男孩舉起蠟燭,延續港人爭取平反六四之心。

「良心重要過考試」

拔萃男書院中三生徐同學第四次參加集會,他在小五時才認識六四事件,認為是中國人應爭取公義的事件,「我哋的而且確係炎黃子孫,係流中國人血。愛國唔等於愛黨,國家係成個民族族群,黨係執政集團,唔一定要將兩者扯埋一齊」。因此即使快要考試,他仍願花半日時間出來,「對得住自己良心,重要過考試。良心有就有、冇就冇,考試係溫書可以」。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陳同學也認為,平反六四不能成為爭論,「點解要為咗個口號分裂?如果支持平反六四,不論集會係唔係支聯會舉辦定buy唔buy呢個口號,支持平反都會參加」。她明日要考試,「要溫書好多時間都有得溫,但平反六四一年得一次」。

無懼風吹雨打,港人爭取平反六四之心沒有退縮。

暴雨如豆,淋不熄點點燭光;北京、港府如何打壓,也不能減掉港人爭取平反六四的心。

要瞭解更多六四人和事,為死難者留下悼念的燭光,
請即登入蘋果【六四專頁】: http://6471.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