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戴德正校長13年前出走聖保羅男女中學,他在訪問中透露,當時附屬小學學生最「窮」的也住在南區海怡半島。當年家長之一的公民黨前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支持轉制,因為相信學校「惟才是拔」的收生制度(need-blind admission),戴德正舌戰余大狀,「睇死」清貧學生早被學費嚇倒,哪裏來惟才收生,如今印證他的看法。
戴德正在聖保羅教了七年,之前在拔萃男書院教了六年,兩校在2000年後都轉為直資。他表示,當時確實有指聖保羅附小學生大部份來自富裕家庭,「最『窮』都住海怡,但中學一定有啲窮啲」。他指兩校學生有城中名人之後、有來自顯赫家族、也有來自草根家庭,領取綜援也有不少,但老師從不討論這些問題。
余相信惟才是拔
戴德正無法接受聖保羅轉直資,太太與他看法一樣,因此當一對子女升中時,長子讀南區英中聖公會呂明才中學,細女讀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均已經畢業。「嗰時教師仔女只需畀三分二學費。既然唔贊成直資,好難話將對仔女放喺度讀書」。
當時余若薇的女兒在聖保羅讀書,戴德正憶述當時余若薇與他討論時贊成轉制,因為相信惟才是拔收生制度,清貧學生可以獲得學費減免,不會影響他們入讀。他當時反駁余若薇,「一提起學費,已經嚇窒,講blind admission有乜意思!」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