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聯會太愛「國」 本土派太愛「割」<br>(自由撰稿人 孟國忠) - 孟國忠

支聯會太愛「國」 本土派太愛「割」
(自由撰稿人 孟國忠) - 孟國忠

「即使你不管政治,政治還是會管你!」
這句說話,不少名人都講過,其中一位是昂山素姬的父親昂山將軍,而另外一位就是寫下《醜陋的中國人》的柏楊,他影響了不少八十年代的內地大學生對政治參與的看法(註1)。而這句話,恰恰也可以借來回應「本土派」。
最近支聯會因一句「愛國愛民,香港精神」,而引來「本土派」重申「香港精神是莊敬自強,中港區隔,香港本土優先,而不是愛中共國、愛中共民」(註2)。暫且撇開把「愛國」混同「愛中共國」、把「愛民」混同「愛中共民」不談(大家放心,隔段即談),「本土派」趁勢重申「中港區隔」,認為港人應培養與「關注中國」切割的「本土意識」,可謂再次表現出他們昧於「即使你不管政治,政治還是會管你」這個政治現實,令人進一步確立他們果然是一群「政治宅男」甚至「政治毒男」,而相關的政治論述更不堪推敲,尤其是所謂的「本土意識」,根本是偽命題。
一個簡單意象足以說明一切:假如揮舞龍獅旗就是「本土意識」的表現,那麼,所謂的「本土」,「原產地」恐怕是英國。
閒話休提,言歸「愛國愛民,香港精神」。
不認不認還須認,支聯會可謂一個不留神,患了「梁振英綜合症」,惘然惶然陷入「意識形態合法性」(ideological legitimacy)的危機。

李卓人等支聯會頭頭一方面低估了「民族主義」(愛國)已經成為中共確立其意識形態合法性的金漆招牌,以至形成壟斷話語權的私有化局面;另一方面也低估了「本土意識」(衞港)已經成為不少港人抵抗「強國入侵」的「心靈搖頭丸」,誰敢搖頭,誰敢說不,以至誰敢說F××k,才可以擁有代表港人的意識形態合法性(註3)。
正是「反者道之動」,何妨還原基本步?支聯會全稱「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當中含有兩大關鍵詞,其一是「愛國」,另一是「民主」。事到如今,與其糾纏於「愛國」,毋寧回到最根本的兩個字──「民主」!
民主不但是愛國之道,更是確立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本之道。
事實上,1989年學生上街,反手做的是「反貪腐」;而正手做的,其實是「爭民主」。
關於八九民運,史學大師余英時認為「最可信」、「最詳盡」的一部記載是《六四日記》,作者乃係柴玲前夫封從德。他在書中闡析八九民運的基本理念,那就是「希望中國不再是一黨之私,公權力要回歸公共空間,以便公共監督與公平管理」,這句話語,筆者若不道明誰說,相信不少讀者都會以為是出自泛民中人或社運分子。
更影響深遠的(以至令到六四更難平反的),是當時的學運參與者已經提出了取代一黨專政的「三權分立」。

封從德指出,在北大籌委會成立後,他們已經逐步摸索出三權分立的基本道理。起初是把議決權(立法權)與行政權分開,總算做到二權分立。其後,他們策劃開設一個法庭來審理貪腐問題,希望可以建立第三權,惜因「六四鎮壓」而來不及。
不過,事隔20年,封從德還是堅持說:「在這些自(治)組織的實踐摸索中,我們在廣場建了一個小型的『共和國』;而我們最終的希望,是一個民主因而公正的共和國。這個希望雖然朦朧,缺乏具體的藍圖,但就這麼一個朦朧且缺乏藍圖的大希望,已足以讓千萬人捨身忘己,赴湯蹈火,在坦克和機槍面前毫無懼色。八九民運證明,中國民眾並不缺乏實踐民主的勇氣與智慧。」(註4)
撫今追昔,相信不少港人都可以看得出,劉曉波的《零八憲章》,裏面提到的「三權分立」,以至不少民主訴求,都可謂呼應着「六四的呼喚」。
說到底,惟有民主,不但可以擁有更具普世價值的意識形態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擁有更具穩定社會作用的「法制選舉合法性」(legal-electoral legitimacy),從而令所有社會團體(包括政治領導精英本身)都必須遵守法律的規定,並使所有政治領袖都必須依法經過定期而普及的選舉產生(註5)。
由這一刻開始,請所有「不敢回憶,未能忘記」的港人唾棄「犬儒式的推測」、「貴族式的指責」(註6),並重新確認,關於「八九六四」,「民主」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詞。
最後,請記住,昂山將軍的女兒昂山素姬說:
「如果你甚麼都不做,你就甚麼都不會得到!」


(註1)封從德著《六四日記》第47頁。
(註2)2013年5月20日陳雲於《am730》的專欄〈六四創傷的心理治療〉。
(註3)Dingxin Zhao and Hongxing Yang, "Performance Legitimacy, State Autonomy and China's Economic Miracle.”CDDRL Working Papers, April 2013; Daniel Bell,“Real meaning of the rot at the top of China.”Financial Times, April 23, 2012.
(註4)同註1第32至34頁。
(註5)Dingxin Zhao and Hongxing Yang,“Performance Legitimacy, State Autonomy and China's Economic Miracle.”CDDRL Working Papers, April 2013.
(註6)同註1第12頁。

孟國忠
自由撰稿人

Hit一o下,動全新
即刻去Google Play Store, 下載【蘋果動新聞】新版Android App:
http://bit.ly/appledailyupdate

自力更新方法:
1)到 Play Store
2)搜尋「Apple Daily」
3)登入蘋果動新聞App
4)按更新,即可動全新

iPhone新版App,將於7月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