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襲藍色長衫,承傳前人對平等教育的願景;1928年,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位出身顯赫的學生主動設計校服,期望校園不再有階級觀念。今天長衫猶在,校董會卻一意孤行轉制直資,清貧學生日後或只能望門興嘆。舊生痛批校方推翻百年辦學理念,強調教育不是商品,不應只有贏在起跑線的一群,才有資格享用源遠歷史留下的果實,「樹都長了一百年,請不要讓根壞掉」。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培育不少名人,包括首位女立法局議員李曹秀群。當年,她與其他家境好的同學,每天也穿絲綢裙子上學;但隨她們一同入學的「妹仔」卻只穿簡樸白衣黑褲,不少人因此感自卑。李曹秀群認為校園不應有階級觀念,故主動設計藍色長衫,獲校方採納為校服,並沿用至今,奠下聖士提反提倡平等教育的基礎。
可是校董會突於今年3月宣佈考慮轉制直資,更打算於四個月內極速拍板。一眾舊生心痛母校變質,發起「長衫革命」,希望校方臨崖勒馬。
轉制減清貧生入學機會
2011年畢業的陳家希說,來自不同階層的學生濟濟一堂,正是最活生生的全人教育,「細個唔知乜叫階級,大家一齊讀書一齊做啦啦隊;大個先知道原來有人屋企好有錢,有人住唐樓。但無論家境係點,仍然好真心好融洽咁相處,呢樣嘢我覺得係最珍貴」。
她說轉制直資不只減少清貧學生入學機會,「亦剝奪咗中產甚至有錢學生,同其他階層接觸嘅機會」。她自言生於中產家庭,有相熟同學家境一般,故能體會基層生活,「如果成個朋友圈都係相同背景,你唔會知呢個世界發生緊咩事」。
校方標榜轉制直資後有更多資源予學生出國交流,擴闊眼界。08年畢業的廖淑華不以為然,認為在國際視野之前,首要立足本土,培養社會關懷。貧富懸殊日益嚴重,校方卻不顧基層學生需要,立下壞榜樣。她們說,挺身而出非為踢爆母校醜聞,只是愛之深責之切,希望校方記得數年前斬釘截鐵說過的一句話:St. Stephen's is not for the rich(聖士提反並非為有錢人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