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消費信心指數升至六年來最強,令市場對美國聯儲局退市憂慮升溫;加上月結因素令獲利盤湧現,美股尾市沽壓急增,道指收市跌逾兩百點。不過,整個5月份計,三大指數仍分別升1.9%至3.8%,再證「Sell in May」(5月沽貨)傳統說法失效,資金亦未見明顯流出股市。在缺乏明確退市方向前,資金換馬活動仍持續。
標普500指數上周五跌23點,收報1630點;道指則跌208點,收報15115.57點;納指回落35點,報3455點。其中標指已連跌兩星期,是去年11月以來首次。
以整個5月計,標普500指數升近2.1%,連續七個月錄得上升,是2009年以來最長升浪;道指及納指分別升近1.9%及3.8%。由年初至今,標指累積升幅已達14.3%,是1997年以來最佳的首五個月表現。
數據參差 退市未有定案
上周五公佈的數據表現參差,未能為市場對儲局會否退市帶來明確的訊號。雖然美國4月消費開支意外下跌,但5月消費者信心強勁,加上反映中西區製造業表現的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意外地大升至回復擴張水平,令到市場對經濟前景感樂觀,並同時再衍生儲局可能提早退市的想法。
Knight Capital投資總監Peter Kenny指出,上周公佈的經濟數據普遍造好,令市場覺得聯儲局提早退市的可能性增加,導致更多投資者選擇在這個時候趁早獲利套現。
另外,資金換馬情況持續出現,在標指各大板塊中,上月以金融股表現最好,升6%;工業股有5%進賬;至於表現最差則為公用股,跌10%;電訊服務板塊則跌7%。
銀行業轟 續買債風險增
此外,美國聯儲局的銀行業顧問委員會警告,儲局目前每月850億美元的買債計劃,會帶來系統性的金融風險,為銀行造成潛在的結構問題。
該會在今年2月的會議上仍然表態支持買債,但根據最近會議記錄顯示,上月17日的新一輪會議上,已有委員指有關政策對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及就業增長的效果不清晰,加上金融及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會阻礙企業投資。委員會又關注在低息環境下,投資者轉投高風險資產。
聯儲局過去數年不斷推出量寬措施,令資產負債表增至3.3萬億美元,倘若在退巿時,巿場對如何重建正常的資產估值存在不明確因素,委員會指儲局屆時可能難以放鬆現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