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第三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將於本周二(6月4日)開始認購,由於近期股市chok到暈,各大證券行及銀行的優惠廣告亦鋪天蓋地,加上過往兩批iBond表現標青,今次iBond認購反應預計將非常熱烈。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如何取得最多貨源成為致勝關鍵。投資導航參考過去分配經驗及專家意見,綜合出全家總動員、每人認購三手iBond的全方位搶貨策略。
政府第三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的分配模式,與一般新股截然不同。如申請人數超過100萬人,要進行抽籤(以總值100億元計,每手1萬元,可應付100萬份申請)。
借盡孖展入飛無助搶貨
假若申請少於100萬,則會先做到人人有份,滿足每人一手要求後,再向申請兩手或以上的申請者多分配一手,如此類推,繼續向申請三手、四手申請者派貨,如同派啤牌般,直至派發完成。因此,借盡孖展入飛搶貨策略難以奏效,更會因多付利息成本,影響回報,反而全家總動員入飛申請,勝算更高。
參考去年iBond分配結果,共有33.2萬人申請,當中有約10萬人申請一手,佔總數三成,最後凡認購三手或以下的申請者,均可獲全數分配;有約10萬人在抽籤後,可獲多分配一手,即最多可獲四手。
料獲派第四手機會減低
假設今年申請人數達40萬,同樣有三成人(12萬人)申請一手,則餘下60萬手,由28萬人瓜分。相信分配至第三手後,貨源將所餘無幾,獲配第四手機會未必如去年般高,故申請三手最化算,亦可減低鎖死資金的機會成本。
大學教授曾淵滄直指,今次iBond抽得過,因為穩陣冇風險,但預計今次分貨會較上次每人派四手更少。他個人亦會身體力行入飛,但未決定手數,將視乎傳媒的聲勢,太多人抽便抽幾手,若因美債息升令反應冷淡,則申請多些。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表示,證券行推出各種優惠,散戶幾乎可以分文不出(詳見另文),加上政府包底,「何樂而不為,當支持吓政府」。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亦認同,買iBond收息安全,入飛「冇壞」,預料今次每人大約可抽中3至4手,但他個人不會抽,亦一向沒有抽,因為「冇需要」。
今次已是政府第三次推出iBond,條款與前兩批相若,年期同樣為3年,發行總額亦為100億元,每手1萬元,每6個月派息1次。
【iBond專家】
反應冷淡會加注
大學教授曾淵滄:
「iBond穩陣冇風險抽得過,但大額申請沒有用,因銀行券商都推出優惠,預計比上次每人派4手更少;個人會抽,但未決定手數,將視乎市場反應,若因美債息升令反應冷淡,則申請多些。」
首日料升至106元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
「不懂投資人士,反正銀行存款冇息,不如買幾手iBond;識炒股者一樣可以買,始終沒有風險,買幾萬蚊iBond收息又得,首日沽貨又得;料上市首天可升至約105至106元水平。」
可收息忌短炒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
「iBond收息安全,料今次每人大約可抽中3至4手,但不要期望會大升,因為近期REITs等收息股大跌,只可以當收息,但認為首日沽不如不要抽,因為不可以靠炒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