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扶貧運動在1990年至2010年20年內,成功協助近10億赤貧人口脫貧,重過新生,但全球赤貧問題仍沒能徹底消滅,聯合國野心勃勃,前日(周四)再度訂下扶貧大計,目標最遲在2030年消滅赤貧。
聯合國「千禧發展目標」訂下以2015年為期限的全球發展目標,分別為全球赤貧率減半(以1990年為基數)、產婦死亡率減少3/4、兒童死亡率減少2/3等。聯合國的成績單,赤貧比率減半的目標提早五年完成,但其他表現差強人意,兒童死亡率僅減少約1/3,產婦死亡率減幅亦未達標。
雖然全球日均收入僅1.25美元(9.75港元)的赤貧人口減少近10億,但全球目前逾70億人口中,仍有11億人活在赤貧生活中,每天僅有不足10港元生活費,三餐不繼,亦無法上課、看醫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去年委任由英國首相卡梅倫、利比里亞總統希爾利夫及印尼總統蘇西洛領導的委員會,商討擴大千禧發展目標。委員會前日提出嚴打弱勢官僚、貪污腐敗、自由度不足及戰爭飢荒等致貧元凶,希望在2030年或以前協助11億人完全脫貧。
除了消滅赤貧外,委員會亦建議把糧食安全、創造就業、性別平等列為新一輪全球發展目標,全力推動言論自由及法治、保障物權、鼓勵創業等,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
美聯社 /英國《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