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燈」設計 等50秒迫衝燈

「鴛鴦燈」設計 等50秒迫衝燈

【本報訊】在警方每年公佈的交通黑點中,有不少是年年上榜的「頑固」型黑點,《蘋果》選擇其中七個人車交滙的路段,連續3日觀察,發現最少三成途人無依足交通燈過馬路,不但衝紅燈、繞過安全島,甚至在十字路口斜行橫過馬路等。其中三個黑點均是U形馬路設計,行人過對面要橫跨三個路口,心急路人往往鋌而走險。有專家建議政府應「人性化」規劃馬路,如深水埗欽州街與長沙灣道的十字路口,本來是頑固黑點,但經區議會通過,四路口統一轉燈時間後,即減少意外數字。

記者在旺角道與彌敦道交界的十字路口,一連3天於繁忙時間下午5時至7時視察,發現要行畢該U形路段,至少要花4分鐘,單是三個路口的行人等候過馬路時間,每個路口為65至85秒不等。

【旺角道彌敦道交界】
2012年交通意外數字:19宗 傷亡人數:25人

行人天橋無用

三條路段中,以彌敦道717號八珍樓橫過對面工業貿易署大樓最繁忙,行人衝「紅公仔」的情況亦最嚴重。記者發現該路段採用「鴛鴦燈」設計,即行人過路燈分兩段,中間由一個小型「安全島」分隔,每次轉燈時,行人即使過得頭段,但尾段仍是「紅公仔」,行人在安全島最長的等候時間達50秒。記者曾多次目擊,不少行人因等得不耐煩,冒險衝燈。
道路專家李耀培指,問題在於旺角道的行人天橋,並非用作疏導該十字路口的人流,「呢條根本係假天橋,只係火車站伸延出來嘅一個出口位,主要畀行動不便的人上落。」記者更發現,等候上落天橋的升降機經常壞。

專家建議

將三個路口的行人過路燈統一,以及在旺角道天橋加設樓梯

左轉燈位鬼祟 司機嚇怕途人

旺角彌敦道及亞皆老街交界是全港最繁忙的U形交通黑點之一。記者一連三日觀察,發現行人如果想由彌敦道旁的恒生銀行走到對面的上海商業銀行,必須要「過三關」,先橫過亞皆老街,再越過彌敦道,最後再穿過亞皆老街才能到達。

【彌敦道亞皆老街交界】
2012年交通意外數字:14宗 傷亡人數:17人

長者衝綠燈尾

記者前後用了4分10秒才走完這段約48米的路,每過一條馬路就要等一次紅燈,單在恒生銀行外等候橫過亞皆老街便用了1分36秒,步行時間卻只有25秒,不少腳步慢的長者均被迫衝綠燈尾,險象環生。
而當亞皆老街右邊三條行車線由紅燈轉綠燈時,最左邊轉入彌敦道的行車線卻依然是紅燈,但因該線的交通燈位置很「鬼祟」,容易令司機睇錯隔籬行車線的綠燈,記者至少目擊10輛汽車因此錯誤轉入彌敦道,把準備過馬路的途人嚇至退回路上。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會長李耀培指,此段路應在繁忙時段加長行人過路燈的時間,再加設清晰指示給駕駛者,以免睇錯燈。

專家建議

延長行人過路燈時間

U形路轉燈慢 行人打斜過路

同樣是U形路段的亞皆老街與洗衣街交界,記者同樣用了3天時間,在該路段作統計,發現要行畢三個路口至少要3分34秒,而每個路口行人等候過馬路的時間至少90秒,比其他路口要長。記者發現不少行人因等得太耐,會從康樂大樓斜行到皆旺商場,每次轉燈,大量行人走出行人輔助線,相當危險。

【洗衣街亞皆老街交界】
2012年交通意外數字:19宗 傷亡人數:24人

燈號設計有問題

此外,記者又發現水務署亞皆老街對開的洗衣街路段,燈號設計出現問題。道路專家李耀培分析,車輛從洗衣街駛出亞皆老街時,共有四條行車線,右邊兩條只可轉右到亞皆老街往大角嘴方向,而左邊兩條線則轉左往九龍城方向,但兩組路燈的燈號卻不一致。每當轉右的車輛停燈時,轉左的燈號卻為綠燈,可繼續行駛,若有行人衝紅燈會被大型車輛擋住視線,隨時發生意外。記者曾目擊有行人誤以為四條行車線全停車,而冒險衝紅公仔,險些被左轉的車撞到。

專家建議

水務署亞皆老街對開加一條行人過路線,及加上交通黑點牌提示

市民點睇

林小姐:
「如果要過對面,就要行三條馬路,兜大圈先過到。」

余小姐:
「天氣好熱,好焗,都會𤷪𤺧,想快點過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