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國經濟仍然反覆,不過有資產在手的人仍富者越富。美國一份顧問公司報告指全球私人財富去年增加7.8%,其中財富增長最快是亞太區,以美元計,全球有1,380萬戶百萬富豪,中國百萬富豪戶數目排名坐三望二,而億萬富豪戶密度最高地區是香港。
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前天(周四)發表一年一度的全球財富報告,報告所指「私人財富」包括現金、證券和其他在岸和離岸資產,不包括自己經營的公司、自住物業和其他奢侈品。
全球私人財富去年增7.8%
報告指全球私人財富去年上升至135.5萬億美元(1,057萬億港元),增長率7.8%,比2011年的3.6%和2010年的7.3%都多,亦遠高於約3%的去年全球經濟增長率。私人財富逾100萬美元(780萬港元)的百萬富豪戶,報告指全球有1,380萬個,是總住戶量的0.9%。美國佔最多,達587.6萬戶,其次是日本的146萬和中國130.4萬,BCG指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進佔第2位。香港有23.1萬戶排第11。
百萬富豪戶佔總住戶比率,則以卡塔爾最高,每1,000戶有143個,其次是瑞士的116,科威特的115,香港每1,000戶有94個百萬富戶排第4。
如將門檻提高至私人財富超過1億美元(7.8億港元),全球億萬富豪戶密度最高是香港,每10萬戶有13個。瑞士每10萬戶有10戶排第2。億萬富豪戶總數則仍是美國最多,有3,016個,英國1,001個第2,中國851個第3,香港323個排第11。
報告指全球私人財富去年雖有可觀增長,「舊世界」和「新世界」增長速度卻在不同軌道走,北美增長率是7.8%,西歐是5.2%,日本是2.4%,「新世界」私人財富至少以接近雙位數增長,亞太區不包括日本是13.8%,東歐是13.2%,拉丁美洲是10.5%,中東和非洲也有9.1%。
BCG合夥人凱斯勒指歐美「食老本」,財富累積速度不及新興市場國:「過去五年,新世界佔全球財富的比率由20%增加至30%,主要是高速經濟增長、新創造的財富和高儲蓄率驅動,舊世界則靠已有資產投資表現。」
BCG認為如增長趨勢持續,新世界到2017年佔全球私人財富比率將進一步升至40%,有2/3增長將來自亞太區,其間中國的私人財富將增加104%,成全球私人財富增長一大主力。
美國雖仍是有最多私人財富的國家,但過去五年佔全球比率已由35%下降至32%,BCG估計到2017年會進一步下降至28%。BCG指財富管理機構如不想困獸鬥式爭生意,就要向東望。
WealthManagement.com/德新社/BCG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