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除了本港,世界各大城市都會有針對交通黑點制訂的措施,其中「可變車道」最為常用。根據車流量開放或減少車道,鄰近本港的廣州,07年便以此措施減少廣州大道及黃埔大道等交通黑點的意外及阻塞情況。杭州、北京以至美國金門大橋亦以此實行車道管理。
此外,歐美部份國家實施道路安全風險評審機制,評估周圍環境及道路設施,發展智能交通,及早找出有問題路段加以改善。2010年,歐盟亦於部份歐洲國家推行三款汽車及路人資訊系統,透過駕駛者及行人分享即時交通資料及路面狀況,及時作出警告,避免意外。
日本早於60年代引入交通心理學,包括司機如因為重複衝黃燈引致交通意外,就會被執法機構要求接受心理訓練;此外,在東京等大城市,會在交通黑點放置巨型警告字樣,包括顯示該路段發生的最新交通意外數字,提醒途人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