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元朗邨限呎地爭崩頭

前元朗邨限呎地爭崩頭

【當年今日】
政府為求每年建屋土地供應能達標,過去兩年多,不惜在大部份出售土地上,加入限量及限呎條款,似乎未有影響發展商投地熱情,成交價大致平穩。
因樓價狂飆而備受多方責難的特區政府,於2011年開始決定重撐土地供應的主導權之餘,為盡量要確保達到每年賣地,可建兩萬單位的目標,遂為大部份出售土地,甚至大型的鐵路站上蓋項目,都加入限量、限呎,甚至兩者皆有的發展條款。

樓面呎價逾7,000元

該些條款無礙發展商對地產後市樂觀的看法,競爭一樣激烈,如前元朗邨及紅磡區兩幅小型的限呎地,每呎樓面地價均逾7,000元,分別由長實(001)及香港小輪(050)投得。當然,2011年推行之初,發展商對個別設有限量的大型地皮,取態較保守,其中最經典是首幅沙田九肚山麗坪路限量地,便由信置(083)、嘉里(683)及萬泰的財團,以底價僅每呎樓面約5,300多元投得,之後出售同區不設限制地皮,地價已達1萬元。
而當發展商摸透市況及對限量地認識加深,他們出價也不再猶疑。其中最多限量地供應的將軍澳南市中心,每次都有6至8家發展商參與,每呎樓面地價一般徘徊約4,000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