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運動項目,我選擇了行山和長跑,或多或少是因為裝備簡單,而我為人亦是膚淺,重外觀多於內涵,所以過往購買運動用品,只要見得吓人就算,從沒深究物料和功能,直到透過好友認識了某運動品牌的香港代理。這位先生本身亦都熱愛運動,惟想不到的是,該品牌的創辦人更是公認的狂熱運動者,且同時是一位身體力行的環保鬥士,最重要的是,無論產品製造和公司營運,他都堅守環保價值的判斷和執行,相對只將「綠色」視為公關和門面手段的企業,確實叫人肅然起敬。
力撐有機棉 減用化學藥品
今天我們偶爾在大型時裝連鎖店見到標榜「有機棉」的成衣製品,已覺難得,殊不知早在1996年,該品牌已毅然全面停用不符環保原則的非有機棉。皆因種植非有機棉的農地,雖只佔全球耕種面積的百分之三,卻耗用了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的殺蟲劑,和百分之十的其他農藥,一件普通的T恤閒閒地就要用上三分之一磅的化學藥品。而大規模地施用化學品,足以危害棉田周邊居民和野生動物的健康。
當創辦人決定將棉製服裝的原材料改為有機棉,其時該類別服裝的銷售佔品牌總額達百分之二十,改用有機棉顯而會令成本增加,售價提升,銷量亦會受到影響。事實上,公司1996年用於採購棉布的成本,與前一年相比大大增加了三倍,同年產量因而減少三分之一,然棉製品對盈利貢獻卻同達三分之一!除此以外,不少和品牌合作的棉花供應商亦袖手旁觀,因為當年種植有機棉的農夫已然不多,而且他們對市場前景不抱樂觀。
面對重重的困境,創辦人卻能夠憑藉堅毅不屈的意志,我當會認定這不過就是運動員精神的呈現,最終排除萬難,不但成功推動自己公司的有機棉產品銷售,並且帶動其他公司亦步亦趨,同樣改用有機棉,需求增加,棉商亦自有種植有機棉花的誘因。然後供應量相應增加,成本方能下調。不是有人願意無私走出第一步,皆大歡喜的場面豈會出現。
此外,由1985到2005年的20年間,該公司合共捐出2,200萬美元給從事環保工作的非政府組織(NGO)。而創辦人更於2001年與另一位有心人共同創立名為「1% for the Planet」的組織,並且把每年承諾將公司營業額百分之一捐給環保NGO的商業機構聯合起來,並為基層環保組織提供撥款,集結更多的力量為環保大業打拼。
各位,上述創辦人就是Yvon Chouinard先生,而由認識那位新朋友和這位創辦人開始,我就成了這品牌的擁護者。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