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年前馬頭圍道唐樓發生的一場三級大火,造成四屍五命慘劇,起火原因至今未明,下月24日召開死因聆訊。有消息透露,警方原以為是漏電引致火警,惟電力專家調查後,剔除漏電或化學物體自燃致大火的可能性,不排除有人縱火,建議警方重新調查。《蘋果》記者重臨昔日災場,發現全變劏房大廈,走火通道塞滿雜物,一旦失火,慘劇或會重演。
記者:梁美寶 陳達浩 黃偉民 陳兆剛
在2011年6月15日,土瓜灣馬頭圍道111至113號的唐樓,發生一場導致四屍五命的大火。不少參與調查的人仍對災場情景歷歷在目,皆因多名死者被燒至面目全非,死狀恐怖;其中有女死者跪在三樓「一樓一」門外梯間,雙手握拳舉高,垂死掙扎,有調查人員看罷不禁流淚。警方事後將現場證據交由數名電力及火力專家調查及測試,據知專家報告已完成,並於2月交給警方及死因庭。
消息指,專家認為火警只有三個可能:漏電引起火警、影相公司擺放雜物的閣樓內的化學物自燃,或有人縱火。據知,起火源頭為影相公司用以存放雜物的地下閣樓,雖然現場有打磨器、電燈等,但因電力是由一樓的影樓駁下去,僅得少量電流,連開着一盞二十火的燈都不足夠,即使漏電,亦不足以引起火警;閣樓並安裝了漏電斷路掣,只要漏了千分之十左右的電力,便會跳掣,因此報告排除漏電起火的可能性。
大廈仍遍佈劏房
至於化學物自燃的可能性,消息指自燃須在密封環境發生,起火閣樓鐵閘位有許多洞,非密封環境,幾乎無可能發生。消息人士指出,閣樓鐵閘位的洞口很小,不可能不小心「彈」進煙蒂引起火警。除非有人刻意揳入去放火。據知,報告已排除漏電及自燃的可能,亦有人建議重案組重新調查,是否有人縱火導致四人無辜死亡。
這場三級火現場劏房雲集,消防通道擺滿雜物,死傷者因被困走火通道慘遭燒死。記者月初重臨該大廈,發現劏房處處,有些一劏二、有些一劏五,住客多為新移民、南亞裔人士,大部份兩、三個月前才入住。其中七樓劏房,所謂的大門,只是一塊搖搖欲墜的木板,一名巴籍人士自稱是住客,那塊木板便是其家的大門,簡陋得令人擔心。
據附近的地產經紀表示,大廈在火警後已換上新門及翻新。而事發時住在三樓、懷孕妻子和兩子皆在火災中死去的「文叔」黎學文,現時已搬走,但記者發現該單位被劏成五個劏房,每個劏房約80呎,月租約2,000至3,000元。新住客均不願提及火災事件。
位於一樓的「藝苑」影相店,老闆馮國光說,舊有住客已被政府安排上公屋或已搬走,只餘下他這個舊業主。火災後,他的影樓水盡鵝飛,一日只做得數十元生意。對於該店曾被指是火警源頭,馮國光指舖內擺放雜物位置無駁電,不會漏電。至於火警當日,最多人被困、只有一米闊的後梯,記者查看後發現,樓梯遍佈雜物,走過時亦被擋着視線。四樓更離譜,一道被棄置的木門放在樓梯中間,加上四周佈滿餵貓的貓糧,記者由七樓走到地下也要過關斬將,一旦火警再來,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