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75歲長期病患老翁上周二(21日)在仁濟醫院逝世,死因裁判官其後要求剖屍確定死因,但死者女兒八日後(29日)檢收遺體時,發現遺體口中塞有一束抹手紙,感到先父尊嚴被冒犯而極為難受。有法醫指在遺體口中塞入棉花或紗布,目的是用以美化遺體儀容,但從不會塞入抹手紙。
死者女兒鄧小姐稱,其父06年因工受傷及中風跌倒後,身體漸差,上月16日因發燒留醫荃灣仁濟醫院,病情反覆,四度在醫院進進出出,直至上周二終因糖尿病加上感染葡萄球菌,引致肺炎併發症病逝。其後死因裁判官指令須剖屍檢驗確定死因。
鄧小姐指當時醫生指只須抽取小量組織化驗,但至本周三她檢收父親遺體時,發現開刀位置由下巴底直抵肚臍,頭骨被鋸開後再行縫合,鄧女摸到父親遺體腹部有硬繃繃感覺。
指家屬破壞遺體儀容
她經追問後,有職員稱其父的大腦及內臟被取走還未放回原位,醫生指最快要兩周後才能取回,目前暫用棉布填塞。
鄧小姐又聲稱,見到父親口中塞了一堆抹手紙,還滿得露出口腔外,部份仍染有血迹,令家人覺得父親身故後還被隨意塞入雜物肆意玩弄,覺得極為難受,鄧小姐強調,她不是追究任何人責任,但認為應該尊重先人,讓死者可以有尊嚴地落葬。
仁濟醫院發言人昨深夜回覆稱,院方解剖過程完全尊重死者遺體,為確保遺體儀容整潔,是會使用吸水物料(如棉花及吸水紙)以防止遺體體液有倒流現象,惟家人在觀看遺體時,自行破壞儀容,而提供給報館的相片亦絕非該院把遺體送交家屬時之儀容。
另外院方稱完成解剖後大部份器官已放回遺體內,院方明白及了解家人痛失摯親的心情,藉此表示慰問。
鄧伯女兒昨晚就醫院回覆表示,她當時見到父親遺體口中有紙後,曾經取出查看,並且拍下照片。
本報曾經將鄧家提供的照片交予病理學法醫馬宣立觀看,馬宣立指法醫完成剖屍程序後,均希望讓死者家屬看到一個安詳遺體,因此除了縫合傷口外,有時會在口腔內或曾抽取組織的頸部塞進棉花或紗布,以免肌肉出現塌陷,影響儀容外觀。
不過,他指法醫從不會如相中將大量紙張塞滿遺體口中,有關部門應查明紙張塞口由誰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