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心願<br>(自由撰稿人 戴穎姿) - 戴穎姿

最簡單的心願
(自由撰稿人 戴穎姿) - 戴穎姿

因着早前的「愛國愛港特首論」,「愛國」二字已成大部份港人心目中的敏感詞,聽着刺耳看着倒胃。在這節骨眼上,支聯會竟大舉「愛國愛港,香港精神」的旗幟,作今年六四悼念的主題,也不知是哪位公關少了條時事筋,還是其實用心良苦,意欲為港人力爭真民主而誘發一小部份的「港獨」呼聲撲火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支聯會這下子倒是向部份港人澆了一盆冷水──為免被冠上愛國之名,近來均傳出不少市民對六四集會的熱心不再,寧願一切在心中。
每年六四晚上,走到口號聲不絕的良心維園,默然帶着悲憤,跟過萬港人高舉燭光,播下顆顆民主種子,深願哪日,民主之花可以遍地開,不知是多少位港人的「指定動作」。今年,各大政治團體均落力地演場場政治騷,辦佔領的有,開宗明義未經申請的遊行抗議亦有。我不禁要想,在冠冕堂皇的目的與口號、吸引眼球的出位舉動背後,又有多少顆是未變質、單純為「公義」而非鎂光燈的心?想着想着,對於原先已成「指定動作」的六四集會,我亦一如不少港人般,深感意興闌珊,不欲成為主辦方的一隻棋子。然而,跟友說起我躊躇的因由,友卻是一言驚夢中人──「我還是會去維園集會的,政治太複雜我想不透,純粹想表態支持平反,僅此而已」。

維園六四集會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了。有老一輩自那年起,風雨不改從不間斷,每年赴會;有新世代因為師長口耳相傳,自此義憤填膺,加入集會行列;近年,更有內地人不甘當「河蟹之輩」,專程來港參與六四集會。年復年,人數只有更多,平反的呼聲只有更大。為的,可不就是表達仍有許多人關注、且希望平反六四麼?最簡單純粹的心願,一不小心,就迷失在耳畔是是非非的雜音中了。
今日香港的經濟或許被深圳、上海趕上,自由開始被壓榨,廉署也不再是我們的驕傲。但香港依然是塊淨土,因為在香港,你可以看見、聽見、呼叫「良心」。願我們毋忘六四集會真諦,今年,還是維園見罷。

戴穎姿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