暉灑自如:<br>政府發窮惡也是枉然 - 周光暉

暉灑自如:
政府發窮惡也是枉然 - 周光暉

這幾年歐元區內的國債問題,導致被拯救國及拯救國的政府都被選民駡得狗血淋頭,有的甚至下台收場!連番的債務危機亦引起連鎖反應,例如由希臘演變至歐豬四國的政府債券償還危機,即使不在歐元區的英國,亦因為要拯救Northern Rock及RBS(蘇格蘭皇家銀行)等拆短借長的銀行,令到英國國債急速上升。

巨企「交稅不足」情況普遍

債券到期的償還及再舉債的能力,是確保投資價值及國家信貸評級的基本因素,而評級機構亦多番警告,公共開支過度膨脹而導致債券到期沒有償還能力,是眾多歐盟國家公共財政被盯着的着眼點,因此多個歐盟國家過去兩三年來都下重手緊縮公共開支以免評級被調低,導致各階層,特別是公務員系統及政府部門怨氣沖天。平衡收支除了壓縮開支外,就要增加稅收,在經濟不景的情況下,企業及個人的應課稅入息又大減,令財赤加劇,這使眾多政治家出口術,向實際付稅率低的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及資產雄厚的有錢人放風徵稅。
在法國,新政府建議徵收財富稅便把一眾有錢人嚇得雞飛狗走,連人帶資產移離法國到其他稅制比較寬鬆的歐盟國家。
在英國,政治層次極高的副首相及財政大臣亦不約而同的批評很多跨國企業,如Google及Starbucks等在精密的稅務安排下「交稅不足」,這令跨國企業及欲在英國投資的外資譁然及卻步。似乎一向奉行法治、依法依例辦事的領先經濟國家都用「不合情不合理」的道德尺度來發窮惡打壓「交稅不足」者,英國首相卡梅倫本周更呼籲掛英國旗的殖民地及託管地,提供更多在該等地區成立公司的股東及董事資料,以增加透明度及使追稅的政府機構有更多渠道發掘資料。

與鼓勵營商背道而馳

那邊廂在美國像蘋果公司這種盈利能力極強的交稅一哥,亦因為不想現金滙返美國時被徵稅,寧願將過千億美元積存在美國境外,而要在美國本土舉債來派息給股東,其高層近日亦被國會傳召去解畫及被盤問。
近期眾多言論聲音比較大的國家如英國、法國及一眾多邊機構包括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及歐盟,都有政策及建議鼓吹跨國企業如何應繳多些稅。可是談何容易?以歐盟為例,其境內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的法例及優惠政策向跨國公司招手,吸引他們把附屬公司、跨境貿易及使用知識產權的收入遷往當地。
未來一星期將召開的G8國家會議,看來亦會花很多時間在「交稅不足」議題,另就跨國企業如何從「企業良心」及「社會責任」多付些稅展開激辯。有些國家的領導人已經聲言,如這些激進的建議嚴重影響其國家利益並提交歐盟表決時,他們會考慮行使否決權。
我個人的感覺是政治show會繼續上演,而實質效果就談不上了。正如英國稅務及海關總長(HMRC)最近被問及他的部門會怎樣履行領導人攻擊「交稅不足」情況時,他客氣及婉轉的說:「沒有法例及有關的法規時,請問我有甚麼理據向納稅人徵收額外一分錢?」務實的公務員一族看來亦要繼續聽上級大聲疾呼行不通的政治廢話。
看來,一直奉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及自由貿易制度、有配套稅制,鼓勵外國公司設立地區辦事處及總部的國家,正面對連場衝擊,這與創造良好營商環境及經濟復蘇好像背道而馳。讓我們靜觀其發展吧!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