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感六四後法治倒退

女生感六四後法治倒退

「六四之後,中國會好嗎?」天水圍伊利沙伯舊生會中學前日以此主題舉行座談會,由劉霞、李旺玲到天安門母親;從小悅悅事件、香港記者被禁錮到楊匡北上維權,向近400名中四及中五學生講述六四對死難者身邊人、對中國當前政治環境的影響。中五學生鄭韻瑤說,現時中國的法治和社會道德比起六四發生前,「好明顯係倒退」。

了解中國才是愛國

六四後,中國變好還是變壞?座談會上老師問了同學一條問題:「如果你要返大陸,家人會有甚麼叮嚀?」鄭韻瑤說,去年到北京交流,沒聽父母勸告,趁機向內地學生講六四,但無人相信,「覺得係作,政府唔會咁做」。今年初,輪到內地學生來港。有學生說,終於「翻牆」知道六四,「我哋要知,佢哋都應該要知」。
李旺陽被自殺,胞妹李旺玲被監控,讓鄭韻瑤認識六四更廣更深,「𠵱家有一個李旺陽被殺,其實有更多嘅李旺陽我哋唔知道」。當播出丁子霖的訪問片段,她更揪心,「佢嗰種付出令我覺得好偉大,大家更應去反省」。中四學生陳偉賢也說,六四後中國經濟變好,但忽略道德和普世價值,從國民教育滲透,到普選篩選機制,更擔心香港受打壓越來越多。
該校公民教育組老師何靖堯稱,學生須認識六四事件的脈絡,才有助了解當代國情。他說六四後,政治高牆仍然牢固,「有零星反對聲音,就會毫不手軟打壓」。人民變得冷漠,紙醉金迷,高官貪腐比六四當年更嚴重,「我想同學了解到一個現實,究竟我哋可以做啲乜?我哋要了解中國一個全局,先係真正愛國」。

六四24年,我們不想記起,但未敢忘記。
蘋果六四專頁: http://6471.appledaily.com/

後記

學校,你在怕甚麼?

劇團六四舞台3年前開始在學校巡迴演出,至今不足100間學校願意開放平台,容許在校內公演六四舞台劇。導演李景昌在城大義演時坦言,「學校層面仍然保守」,希望今後政治環境能更開放,「畀多啲新一代認識,究竟六四發生乜嘢事」。
這場24年前的學生運動,回歸後漸成學校禁題。今年舞台劇《讓黃雀飛》首次在學校演出,記者提出約訪,有學校聽見《蘋果》二字,立即拒絕;有學校要求先交訪問問題,更有學校提出報道刊出前先審議內容,超越新聞底線,結果訪問拉倒。
六四是開放議題,《蘋果》也非洪水猛獸,誠如中五學生鄭韻瑤所寄望,「多啲學校話畀同學聽。大家應該要知道,然後你有乜嘢立場唔緊要,但係一定要認識」。學校,你害怕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