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金融商業經濟掛帥的香港,在強項「商業效率」的範疇中,失守過去兩年的榜首位置,輕微下跌至第二位。不過,部份分項指標卻急速惡化,尤其管理水平由第5跌至17,態度及價值觀更由第1跌至第5,令本港引以自傲的優勢敲起響鐘。
當中較惹人關注的,是管理層可信性及企業董事局監察能力,排名紛紛跌出三甲,最新排名分別為第10位及第14位。浸會大學管理學系教授趙其琨認為,排名下跌正正反映出過去一年本港企業在機構管治及行政人員操守的質素有所變差,特別是部份上市公司在生意經營手法上出現問題。
社會轉型須下苦功
過去一年本港有不同大企業的管理層爆出醜聞,包括新地的郭氏兄弟及華人置業劉鑾雄等舉足輕重的商界人物捲入貪污案;以至近期張震遠「打骰」的商交所爆煲,均進一步削弱公眾對企業管理層的信任度。報告亦顯示,本港有需要在經濟及社會轉型方面再下苦功,主要由於香港過去長期以來以金融經濟撐起半邊天,令產業趨向單一化。
經濟學家關焯照指出,本地過去一直太依賴金融等產業,排名下跌反映本港有必要進行產業的多元化。另外,在接納外來文化的排名,香港亦有所下跌,面對挑戰時的反應及適應力亦跌至第8,最離譜是員工企業價值觀由第6降至30,情況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