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一派位後日(6月1日)放榜,教育局昨日公佈為舒緩雙非童逼爆,令本港學童被迫跨區上學的「返回機制」安排,容許新學年約200名被派到大埔的北區學童,可申請返回原區就讀。不過,家長若不滿「回流」的派位結果,再叩門獲取錄的機會極微,加上學校要將每班人數增至33人(未計取錄叩門位),令小班教學慘被扼殺。多名立法會議員批評教育局在規劃上後知後覺,新措施治標不治本。
記者:歐陽子瑩
教育局署理局長楊潤雄昨公佈北區小一派位特別措施,指北區學童若被派到大埔,應先向學校註冊,下月中可向教育局申請,其間有10多天冷靜期,強調「一申請就代表放棄大埔學位」。第二輪派位以抽籤分配,家長不得上訴或重選大埔學校。北區小一每班將增至33人,楊潤雄稱,會按學校增收的學生提供額外教席及現金津貼。
招聘新教師困難
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陳紹鴻認為,新措施對家長而言不理想,學校亦要增聘人手維持教學質素。粉嶺基督教神召會小學正推行小班教學,校長許守智對於要重開大班感可惜,指學校已用盡所有課室,加上短時間內招聘老師有難度,「正常5月請老師,熱門科目仲難請」,因此不會接受叩門。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出,今年的跨境幼稚園學童已突破7,000人,但政府後知後覺,缺乏長遠政策,指「出年唔可能再用同一方法解決問題。」
「返回機制」只供被派到大埔的北區學生申請,跨境學童及自願跨區的學生均不適用。居於上水的家長鍾先生坦言必定會爭取原區就讀。
教育局稱,會再考慮將剩餘學額合組新校網供跨境童申請,或在深圳辦港人學校,現時未有主流建議可提出。有意申請返回機制的家長,放榜後可於下月17至19日向教育局提出申請,教育局在24日會通知家長派位結果,家長可於7月2日到心儀學校叩門。
北區學童返回機制時間表
6月1日
小一放榜,獲分配到大埔的家長可先到學校註冊
6月17至19日
家長可致電及填妥回條,向教育局申請返回北區
6月24日
教育局通知家長隨機派位結果
6月26至27日
到獲編學校註冊
7月2日
回流北區學生可向心儀學校叩門
資料來源: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