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糧食價格上升,加上人們關注食物基因改造,注入添加劑及化學激素等問題,於是有人想以昆蟲取代傳統肉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日前便發表一份食蟲研究報告,建議用昆蟲取代傳統糧食,因為昆蟲繁殖快,污染少,可以減低肉類消耗,及蓄牧業造成的碳排放,亦可紓緩全球飢餓問題。
吃蟲看似「重口味」,但其實香港曾經流行吃禾蟲。根據已故作家葉靈鳳撰寫的香港典故,香港以前還未禁售禾蟲的時候,很多人吃了禾蟲引致肚痛入院,港英政府便從此禁售。今時今日,香港亦有吃蟲愛好者,雲南人黃玲便把家鄉的食蟲文化帶到香港。她說雲南人吃蟲很普遍,蚱蜢、柴蟲、蠶蛹、蜂蛹、蟬及竹蟲等,都是用來招待上賓的食物。
高級營養師黃凱詩表示,昆蟲肉有豐富蛋白質,100克蟲蛹,大約含20克蛋白質,跟牛肉或雞肉差不多,更含有鈣質等營養。雖然進食昆蟲並非主流,但如果適可而止,應該沒大礙。
記者:梁海威
攝影:張柏基、黃文邦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