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喝酒

用眼睛喝酒

如果我對你說,喝葡萄酒應該用眼睛,相信你一定會認為我是隻膚淺的酒鬼。喝酒喝味道,論葡萄酒的高低,理應憑舌頭判斷。不過,我說的不是葡萄酒的色澤,或者酒瓶酒標等包裝,而是她的產地。對於一般消費者,不同葡萄酒味道的差異可能只是微不足道,沒法具體形容,但對於一個產酒區漂亮的湖光山色,只要看過一眼,便會永世難忘。這些地理因素,正正就是構成葡萄酒獨特風格的風土條件。

去年首次去到意大利Veneto的Conegliano Valdobbiadene,便被這個盛產Prosecco氣泡酒的產酒區迷倒。說實話,我不是Prosecco粉絲,因為我喝到的,通常都是結構薄弱的糖水,談不上美艷銷魂。或許不少讀者也會跟我一樣,把Prosecco當作窮人香檳,手頭鬆動一點的時候,還是會回到香檳身邊。直至喝過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才知道天外有天,原來Prosecco不只一副嘴臉,還有更高的層次。
我不禁懷疑中國人和意大利人某年曾經跟相同的老師上過經濟課,學了一窩蜂量產生意大法,當某種產品流行起來,便不理品質大量生產,直至市場過飽過膩萌生倦意。近20年,Prosecco不錯暢銷全球,可是也同時留給酒粉一個廉價劣質的不良印象。

Villa Sandi也有以香檳釀造法生產氣泡酒,但不是Prosecco,而是以Chardonnay為材料打造的Trento氣泡酒。

品嚐Prosecco的基酒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在這樣的課室學習釀酒,也可同時吸收歷史知識。

Prosecco氾濫 監管保飯碗

Conegliano和Valdobbiadene的酒莊深知其他產酒區的工業化產品會損害Prosecco的形象,於是聯合力量組成Conegliano Valdobbiadene產區,並在2009年成功取得最高地區監管法例的DOCG地位,又為了令消費者更清楚她們生產的Prosecco品質較高,將原來的Prosecco di Conegliano Valdobbiadene稱號改為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Superiore」正是「高級」的意思。
能夠稱自己的產品「高級」當然值得驕傲,可是要消費者記住Prosecco已經不容易,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足足有40個字母,在73個DOCG中,僅輸了給42個字母的Verdicchio dei Castelli di Jesi Classico Riserva,屈居亞軍,對於推廣,尤其是在意大利語不流行的國家,簡直是一場噩夢!
如果你沒有看過Conegliano Valdobbiadene的葡萄園,我相信你很難說服自己要把這40個字母牢牢記住。不過,只要你去到這個產酒區,眼簾盡是陡斜的山坡和與大自然渾然天成的青葱葡萄園,便很容易理解為甚麼當地的酒莊要花這麼多心思要跟其他地區的Prosecco劃清界線。
令到消費者混淆的,是Prosecco原本是一種葡萄的名稱,在Friuli Venezia-Giulia及Veneto的Treviso一帶廣泛種植。昔日的釀酒師主要把葡萄釀成白酒,生產氣泡酒只屬少數。近二三十年間,Prosecco氣泡酒的流行程度三級跳,酒莊紛紛變陣,將主要生產線由無氣的葡萄酒轉移到氣泡酒。其他國家也來湊熱鬧,推出Prosecco氣泡酒。一時之間,出現了氾濫現象。意大利人為保飯碗,在2010年把Prosecco定為葡萄酒的名稱,葡萄品種則採用原本的學名Glera,令其他國家在地區監管法例下能生產A貨。

在Vino In Villa喝到的Colle Baio,葡萄有機種植,口味乾淨清爽。

有如皇宮一樣的Villa Sandi。

一條馬路分隔兩級別

現在Prosecco只可以在意大利生產,不過,還是沒法為品質把關。因為現時獲准生產Prosecco的面積是非常大的,為了降低成本及增加產量,九成的葡萄園均在平地開墾,方便機器管理。Prosecco產區均是降雨量相當可觀的地區,這兩年去到,我的雨傘均不能離身,早上明明陽光普照,下午可能大雨滂沱。剛剛抵達Conegliano的一天,各莊主異口同聲說過去一周天天都在下雨,甚至有葡萄園出現山泥傾瀉。種植在平地的葡萄樹,排水性能低,吸取了大量的水份,可以增加果實的數量和體積,卻會降低葡萄的濃郁度,令釀出來的酒清淡寡薄。
在我乘車前往Conegliano Valdobbiadene葡萄園的途中,Consorzio Tutela 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組織主席Giancarlo Vettorello紆尊降貴充當導遊,說我的左邊是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 DOCG產區,右邊則是生產Prosecco的葡萄園,只屬DOC級。一條馬路分隔着山坡及平原,也分隔着兩個級別的葡萄酒。
今年再訪,首先去到Enoteca Veneta,這是意大利最早成立的葡萄酒大學,我立即換上學生的帽子,技術總監Filippo Taglietti特別安排了我試飲五款Prosecco Superiore的基酒,及釀成氣泡酒之後的模樣。Prosecco與香檳一樣,首先要釀成無氣的基酒,再加糖及酵母作第二次發酵才會成為氣泡酒。兩者的分別,是前者的第二次發酵在大型不銹鋼酒桶進行,不像香檳需要除渣,節省大量人力、時間及成本。其實DOCG法例可以讓釀酒師自己決定採用那種釀造方法,但基於香檳釀造法帶來的有如麵包、蛋糕的濃郁酵母味道,會把Glera葡萄最大特色的青蘋果氣息完全掩蓋,所以幾乎沒有酒莊考慮生產香檳釀造法的Prosecco。況且,以較低成本生產,也可以令到Prosecco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Filippo Taglietti介紹Conegliano Valdobbiadene的土質。

Antonio Carpene的銅像便矗立在Enoteca Veneta的廣場。

Carpene Malvolti並不墨守成規,以Gewurztraminer釀成的氣泡酒是另一新嘗試。

酒莊內的皇宮

去年也曾嚐過不少無氣的Prosecco,不過,基酒是不同的,是為了生產氣泡酒而造,酸度較高,在未加糖前,也更能細心分析酒的結構。
然後再訪Susegana的Castello San Salvatore古堡,出席第16屆Vino In Villa。這是當地的葡萄酒盛事,不少酒粉拖男帶女甚至推着嬰兒車參加。因為每年這天,這座建於1323年的古堡才會讓公眾參觀,小朋友當作遠足,大朋友則可以盡嚐數十家酒莊的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
試酒會之後,我當然要順道參觀一下酒莊。去年我專挑小規模經營的,今年則全選業界巨擘,藉以比較一下大巫與小巫的分別。
首先去Collalto酒莊,莊主亦是Castello San Salvatore主人,是當地貴族,擁有極大影響力。家族曾資助Luigi Manzoni教授在Enoteca Veneta,為Veneto地區環境研究更適合培植的新葡萄品種,如Incrocio Manzoni 1.50、Incrocio Manzoni 2.14、Incrocio Manzoni 2.15等等,聽來像未來世界,Collalto旗下產品當然最齊備。
Carpene Malvolti擁有145年,歷史更是第一家生產Prosecco氣泡酒的酒莊,創辦人Antonio Carpene的銅像便矗立在Enoteca Veneta的廣場。至於Villa Sandi,更是區內名門,酒莊的總部大屋,不單令香港的所謂豪宅汗顏,集合古羅馬及希臘傳統設計的帕拉第奧式建築,看起來更像皇宮,也將任何一家香檳莊比下去。
手中一杯Conegliano Valdobbiadene Prosecco Superiore,面前是這座十七世紀的宏偉建築,我怎可以不用眼睛?

作者:劉偉民
現任大中華酒評人協會主席,自由撰稿,偶爾著書出碟教學釀酒。